大瑞鐵路連接云南大理與中緬邊境重鎮瑞麗,是中國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戰略通道。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標志性工程,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歷經十余年攻堅,目前正迎來關鍵突破。在這一世界級難題的攻克中,深圳市艾賽克科技有限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智慧隧道施工管理系統,為項目提供了全鏈條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施工效率與安全管理實現跨越式提升。
高黎貢山隧道全長34.538公里,最大埋深1155米,穿越19條斷裂帶及17種復雜地層,集高壓涌水、高地溫、蝕變帶等極端地質風險于一體,被譽為“世界最難修的鐵路隧道”。項目自2015年全面開工以來,施工團隊面臨多次突涌水險情(最大涌水量達314立方米/小時)、TBM掘進機卡機、高溫(井下達42℃)等難題,傳統施工模式效率受限。
(高黎貢山隧道1號斜井現場)
同時,高黎貢山隧道擁有國內最深的鐵路豎井,前往作業面需要乘坐5分多鐘的電梯才能達到豎井底部。艾賽克科技多項高精尖技術就是用于該豎井下面的隧道施工中,推出“智慧隧道系統解決方案”,圍繞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可視化、運輸組織智能化、效率提升最大化、物料配送程序化、總結分析常態化”五大核心目標,形成覆蓋施工調度、安全監控、物資跟蹤、計劃執行、人員設備效率等多維度的一體化數字管控方案,全方位助力隧道施工過程中的“人、機、料、法、環、質、安、進”的管控:
安全管理可視化:構建危險源臺賬,聯動有害氣體監測、廣播預警系統,實現安全隱患實時上報與分級處理;運輸組織智能化:運輸組織智能化:綜合管控一張圖,整合六大作業面調度信息,提升運輸、機械運行等數據鏈,信息實時高效;效率提升最大化:構建循環工序管理機制,聯動人員、設備動態效率分析,提升施工組織精度;物料配送程序化:實現物資計劃、出入庫、掃碼配送、炸藥油料全過程數字跟蹤,優化物流流程;數據分析常態化:系統內置分析引擎,自動歸集施工、安全、物資等數據,支撐項目評估與管理考核。
高黎貢山隧道的貫通將徹底打通橫亙百年的交通瓶頸,實現“翻山一日”向“穿山15分鐘”的跨越。艾賽克科技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智慧建造在高風險地質隧道、橋梁、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推動技術成果在西渝高鐵、武梅高鐵、延榆高鐵等重點項目落地,并計劃推出橋梁施工信息化系統,打造“隧-橋-軌”一體化解決方案,全面覆蓋基礎設施智能建造場景。
(大瑞鐵路項目演示智慧隧道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