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翟王鎮以文化鄉鎮建設為抓手,秉持以文化人理念,通過深挖文化資源、優化服務供給、激活群眾參與,全力打造全齡共享的文化書院,讓群眾對高品質、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逐步照進現實,探索出一條宣傳宣教與文明實踐、基層治理共融互促的文化書院建設新路徑。
打造多元矩陣,點燃鄉村活力。書院創新構建"1+N"活動體系,形成覆蓋全年齡段的文化服務網絡。一是充分整合現有資源,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常態化開展文藝活動、圖書借閱等服務,將書院打造成群眾家門口的“文化充電站”。二是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資源,重點打造雹泉廟村史館等教育基地,這種立體化展示既保存了鄉村記憶,又為青少年提供了生動的鄉土教材,通過沉浸式體驗讓歷史"活"起來,讓歷史教育可觸可感。三是在鎮機關、農家書屋等場所設置"圖書閱覽區",推廣碎片化閱讀,以經典著作滋養思想,用書香滋養心靈,搭建全民“成長階梯”。
創新“文化+”模式,延伸服務觸角。探索“文化+基層治理”“文化+便民服務”融合路徑,翟王鎮文化書院統籌鎮共青團、婦聯、便民服務中心、衛健、司法、派出所等部門服務項目,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構建了書院“搭臺”、多部門聯合“唱戲”的新格局,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組織開展政策宣講、法律科普、反詐宣傳、健康義診、社科普及等活動,通過精準化服務,讓文化惠民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
提升服務效能,推動文化惠民。翟王鎮文化書院以“服務惠民”為核心,緊抓重大節點,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深入推進文化惠民。一是服務隊伍專業化。我鎮有各類文藝志愿服務隊伍36支,吸納鄉土人才,實施"傳幫帶"培養機制,培育基層文藝骨干。二是活動開展常態化。今年以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結合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黃河大集、“我們的節日”、公益電影放映等,累計組織開展理論宣講、科普宣傳、走訪慰問、文化惠民演出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20余次;創新"文化趕大集"模式,組織非遺展示、手工藝體驗等活動,讓文化書院成為推進文化惠民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翟王鎮將持續深化文化書院內涵,繼續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進一步提升文化書院的建設水平和服務質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文化活力,讓文化書院成為翟王鎮一張亮麗的名片。
記者 姚行彬 通訊員 劉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