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當早餐,海鮮不間斷。13歲確診痛風,尿酸飆升至988,卻擅自停藥。25歲的小胡(化姓)痛風已12年,如今手腳關節布滿痛風石,足底破潰滲液行走困難。
4月20日是世界痛風日。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南方中西醫”)風濕病科負責人陳恩生提醒,痛風不是“老年病”!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是痛風的“幕后黑手”,規范治療與生活方式調整至關重要。
可樂當早餐,海鮮不間斷
為何13歲就患上了痛風?小胡回憶,自己小時候幾乎不吃早餐,每天用早餐錢買可樂,飲料每天喝2-3瓶,家里也是海鮮、老火湯幾乎不斷。熬夜到凌晨一兩點是家常便飯。
“生活習慣是痛風發病的直接誘因,這些看似微小的生活習慣,實則在無形中為痛風發作埋下了‘定時炸彈’。”醫生查房時提醒小胡,“海鮮是高嘌呤食物,老火湯長時間熬煮后嘌呤含量極高,含糖飲料中的果糖會抑制尿酸排泄。可以說,年輕人這樣吃喝等于慢性自殺。這些飲食習慣導致尿酸持續升高,最終形成痛風石。而長期熬夜則會擾亂代謝,加重腎臟負擔,進一步加劇病情。”
糖分超標也可誘發尿酸升高
仁濟醫院風濕科副主任扶瓊主任醫師說:“以往我們認為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中老年男性的疾病,但現在二三十歲的患者越來越多。”
根據2023年發布的共識數據,中國18歲及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癥患病率達到14%,男性更高達24.5%,相當于每4個成年男性中就有1人尿酸超標。而痛風的患病率約1%-3%,年輕群體患者還在激增。
年輕患者的共同特征明顯:久坐缺乏運動、高嘌呤飲食、高果糖飲料攝入、作息紊亂……年輕人中肥胖率上升,代謝異常也與高尿酸高度相關,都在無形中為痛風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飲酒與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關系密切,啤酒是公認最容易誘發痛風發作的酒類。臨床上有很多痛風患者,就是“燒烤+啤酒”之后,半夜腳腫得下不了床。白酒雖然嘌呤含量較低,但酒精含量高,對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重,同樣會導致尿酸升高。
除了“酒”,奶茶果汁攝入過多也會誘發尿酸升高,這可能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像90后患者小張的痛風,就是因為長期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引起的。“含果糖的碳酸飲料、果汁、甜點,代謝過程會消耗ATP(三磷酸腺苷)并增加嘌呤分解,是促發痛風的‘隱形殺手’。”扶瓊說。
醫生建議:三步走擺脫痛風
“痛風可防可控,關鍵在于早發現、早干預、規范治療。”醫生提醒,痛風并非“老年病”,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正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高危人群。關注血尿酸健康,“管住嘴、邁開腿”,從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開始。
1. 規律作息,告別熬夜。
早睡早起是改善代謝的第一步,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調節身體代謝功能,降低尿酸生成。
2. 飲食調整,遠離高嘌呤。禁飲酒,戒海鮮。多喝水,告別含糖飲料。
海魚、蝦蟹、螺類等海鮮嘌呤含量極高,老火湯中的嘌呤會隨熬煮時間增加而累積;可樂、果汁飲料中的果糖會直接升高尿酸,建議用溫水或淡茶替代。適量選擇低嘌呤食物,如淡水魚、蔬菜、低糖水果等,既能補充營養,又不會加重尿酸負擔。每天還需保持2000ml的飲水量,增加尿酸排泄。
3.規范用藥,定期復查。
痛風治療必須長期堅持,不能癥狀一緩解就停藥。定期復查血尿酸水平,根據指標在專科醫師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是控制病情、避免并發癥的關鍵。
資料來源:羊城派、新民晚報、廣州日報
(大眾新聞記者 黃鑫 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