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一】近年來,盡管美國政府窮極各種手段打壓中國的科技發展,但中國在科技創新上仍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新興技術領域的影響力也正迅速擴大。
看到這一趨勢的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近日在報告中警告稱,為了在關鍵新興技術領域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優勢,美國絕不能“自滿”,應該與全球南方國家接觸,否則將導致美國在地緣政治、經濟和規范三個領域都落后于中國。
大西洋理事會是美國一家國際關系領域的智庫,成立于1961年,總部位于華盛頓。2021年9月,該中心成立全球中國中心,專門從事中國研究。
大西洋理事會在報告中稱,美國與中國正在爭奪全球科技主導權,但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更關注哪個國家擁有技術優勢,以及這對其軍事實力和國家經濟意味著什么,往往忽視了新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這一點恰恰非常重要。全球南方國家擁有全球85%的人口,其GDP(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GDP的近40%,他們“最終將成為塑造全球技術規范的關鍵參與者”。
該智庫指出,而中國正在通過贊助學術交流、培訓項目和媒體合作論壇等方式,積極發展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外交關系,促進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利益;中國在這些不斷增長的新興市場中占據著越來越大的份額,也加強了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體中的競爭力;再加上中國在一些全球南方國家論壇上發表的有關新興技術的倡議,讓中國在制定新技術的規范上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以人工智能為例稱,美國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以微弱的優勢領先于中國,美國開發的人工智能模型排名整體仍高于其他地區開發的模型,最先進的芯片和半導體制造設備仍在美國及其盟國生產,但這并不能保證美國未來必然會繼續勝過中國。
報告指出,先進模型的性能只是人工智能競爭的一個方面,在許多中低收入國家,各種因素推動著競爭:成本、部署的便利性、技術與當地情況的適用度。中國跨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擅長根據當地需求定制產品和服務,利用其高效、低成本的供應鏈以及政府的支持,往往在全球南方國家勝過西方競爭對手。
報告分析稱,人工智能領域的許多競爭優勢源于信息通信技術,而中國在新興市場提供的信息通信技術服務都注重當地市場需求、傾向于提供垂直整合的服務。例如,占據非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40%的傳音,就是針對非洲市場量身定制的,許多機型的價格不到100美元,預裝了非洲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電池可以使用數天而無需充電。
“由于這些因素,中國在全球南方國家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影響力在過去二十年中大幅提升,”報告接著稱,現在,中國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在人工智能領域獲得極高的競爭力。
2008年至2021年,中國企業海外人工智能相關項目的數量變化圖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數據顯示,中國在海外的人工智能活動在2010年代急劇增長,僅在2019年,中國科技公司就在海外建立了229個合作伙伴關系。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稱,這表明中國的信息通信技術已為該國在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人工智能競爭中帶來紅利。
報告認為,許多國家在中國的信息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系統上看到的潛在收益大于風險,更重要的是,對于許多國家而言,除了中國信息通信技術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務外,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報告還指出,相較于西方競爭對手,中國人工智能在成本、能源效率和速度上的比較優勢也更適合新興市場。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ChatGPT的月費為20美元,中國人工智能服務商能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報告補充道,中國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相關制造業數據,可以用這些數據來訓練高質量、高性價比的人工智能模型。
“這些競爭優勢可能會對中國、美國和歐洲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新興市場?!眻蟾鎸懙馈?/p>
大西洋理事會預測,雖然中國在科技發展上面臨著一些挑戰,但現在,中國在各項國家科技實力指標上都與美國及其盟國勢均力敵,中國科技論文的全球引用率也在不斷增長,中國還擁有許多頂尖的科研機構、是世界工業強國之一……
“因此,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能力在一系列下一代產業中超越美國及其盟國?!眻蟾嫣嵝训?。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
完全我個人的感覺,特朗普發動了全球關稅戰,但中國的反制、全世界的反對,他有點撐不住了,態度正不斷軟化。
三個有意思的觀察點。
1,美日談判。
這是美國關稅談判的第一場,特朗普不惜自降身份,親自參加。盡管日本代表團團長,不過是石破茂政府的一個部長。
原來準備在美國財政部的談判,最后也緊急挪到了白宮。
特朗普見面后20分鐘,他就開始發推,宣稱“取得了重大進展”!
這讓日本媒體哭笑不得,因為這個時間點,改到其他房間開始的談判,還沒開完一半。
結論:特朗普很急,尤其作為第一場談判,他迫切需要取得成果,給隨后的其他談判打下樣板。
特朗普會見日本代表團團長
2,美歐談判。
談判還沒開始。但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訪問了白宮。
這也是全球關稅戰后,歐洲領導人第一次到訪美國。
歐盟很生氣。美國雖然暫停關稅90天,但對歐洲的汽車、鋼鋁仍征收25%的關稅,此外,10%的基礎關稅也沒變。
但在白宮,特朗普給梅洛尼吃定心丸:他100%確定,最終會與歐洲達成一項貿易協議。
而且,他宣稱:我完全有信心,這將會是一項公平的協議。
梅洛尼是特朗普在歐洲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受邀參加特朗普1月就職典禮的歐盟領導人。
顯然,特朗普希望通過梅洛尼,向歐盟施壓,推動與歐盟的談判。
一個有意思的變化,特朗普原先對歐洲的各種狠話,現在也說得少了。
梅洛尼則勸特朗普:我們一起讓西方再次偉大。
梅洛尼是特朗普在歐洲最好的朋友
3,中美談判。
談判還沒進行。
但特朗普最新的表態,也很有意思,他宣稱1個月內,就會與中國達成協議。
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我們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的。如果我們達不成協議,那我們就定個目標,然后就這么定了,這樣也挺好。大概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事情應該能全部搞定?!?/p>
特朗普還對記者暗示,他可能愿意降低關稅。“在某個時候,我不想讓關稅再提高了,因為到了一定程度,人們就不會購買商品了。”
特朗普接著說:“所以我可能不想讓關稅再提高,甚至可能不想達到現有水平。我可能想降低關稅,因為,你知道的,你希望人們購買商品。”
依然是特朗普風格的車轱轆話。但特朗普的口風,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軟。
按照西方媒體的分析,中國的強硬反制,全世界的激烈反對,讓美國進退維谷,特朗普不得不先180度大轉彎,暫緩關稅90天,后又豁免電子產品進口,現在又在找臺階尋求與中國談判。
當然,將竹杠敲得梆梆響,也是特朗普的本色。
事實上,親自參與對日本談判,就是對日本極限施壓,迫使日本作出最大讓步,用日本媒體的話說,最終作為對中國施壓,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特朗普撰寫了《交易的藝術》一書
這也符合特朗普“交易的藝術”。
在他當房地產商期間,特朗普撰寫了《交易的藝術》一書,我看到,有人總結,他所謂的交易,一般有四步驟。
第一步,提出驚人的目標,設定遠超預期的條件,讓對手驚慌失措。
第二步,然后進行大肆宣傳,通過各種輿論攻勢,強化自己的威懾力。
第三步,決策隨后反復搖擺,在談判中制造各種不確定性,既給對方談判的空間,但又不會輕易答應對方,讓對方陷入焦慮。
第四步,最后迫使對方妥協,還慶幸沒有得到最糟糕的結果。
按照特朗普的解釋,所謂的談判藝術,就是一個遠高于預期的條件讓對方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方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達到的結果。
這場關稅戰的過程看,美國不就這么干的嗎?
只是博弈,不是美國從頭到尾都能掌控的。
我們也不用回避,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確實有些國家,很快就向美國服軟,甚至立刻跑過來談判。
但全世界的激烈反對,尤其是中國的強硬反制,也超乎美國人預期,美國股市債市匯市的動蕩,更讓美國總統也如坐針氈,所以不得不幾次大轉彎,讓全世界看笑話。
現在特朗普不得不加快談判速度,對日本是既要也要又要:既要日本趕緊乖乖進口更多美國商品,也要日本繳納更多美國駐軍費用,又要日元升值讓美國得益……
日本人也難??!
特朗普欽點的第一個談判對象,就是看中了日本的特點,現在,伸頭是一刀,縮頭還是一刀。
至于歐洲,特朗普可能不得不態度軟化,他知道,沒辦法像對付日本一樣對付歐洲。
美國總統特朗普暗示愿意降低關稅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國和中國談判還沒開始,特朗普就信誓旦旦表示:一個月就搞定。
他迫切需要給市場某種積極信號。全世界厭倦了他的朝令夕改,美國信譽更是千瘡百孔。股市債市匯市,則給他前所未有的壓力。
但一個月就能搞定?
他宣稱24小時就能搞定的俄烏沖突,現在快100天了,還沒看到任何希望。
唉,難怪有人說:相信特朗普很靠譜,還不如相信老母豬能爬樹。
中方的態度其實很明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施壓和威脅,從來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關鍵看美國人怎么定義搞定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被記者逼問與中國接觸細節時,特朗普一會說有有有,一會又回答不出任何細節,最后被逼得實在沒辦法了,他頭一扭,沖著后面畢恭畢敬站著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喊:你來說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