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媒體調查發現,美國社會保障署擅自將6000多名健在移民的姓名和社會保障號碼錄入用于追蹤死亡人員的數據庫,間接導致這些合法居留在美國的移民失去工作、開設銀行賬戶的資格,以迫使其“自行出境”。
6000多名移民“被死亡”,不是孤立的烏龍事件,而是兩屆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邏輯下的一環。從修建“美墨邊境墻”到制定“零容忍”家庭分離政策,從撤銷“追夢人”庇護計劃到廢除“出生公民權”,特朗普政府將移民妖魔化為“犯罪溫床”“就業威脅”。此次將活人登記為“死人”,動用行政權力以非法手段逼迫他們消失,也再度刷新了美國政府的道德下限。
驅逐移民真的能解決美國的問題嗎?顯然不能。當今美國的社會矛盾,根源不在移民,而在資本主義體制下財富分配的極端失衡。數據顯示,全美前10%的富裕家庭掌握著69%的社會財富,而底層50%家庭僅持有3%的財富。在如此懸殊的貧富差距下,以拉丁裔、非洲裔為代表的新移民群體,恰恰是維持美國基層運轉的主力軍,在建筑、農業、物流、服務、家庭護理等行業中,承擔著富裕美國人不愿干的繁重勞動。為了選票,美國政客不惜顛倒黑白,將深層次的經濟和制度問題歸咎于移民,以此煽動民粹主義。然而,這種“塑造敵人、甩鍋矛盾”的邏輯,不僅無法緩解社會困境,反而加劇了社會撕裂,陷入了惡性循環。
一國政府可以隨意將一個群體從法律意義上的“人”,變為“死者”,也無疑是對人權赤裸裸的踐踏。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自詡為“世界人權保護的典范”,將“自由、平等、機會”掛在嘴邊,宣揚“美國夢”神話。但現實卻是:弗洛伊德在美國警察膝下窒息而亡,“我無法呼吸”引發“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華裔教授大量被懷疑為間諜,被廣泛調查、刁難、迫害;“白人至上主義”大肆傳播,白人種族主義組織激增……自由只是特權者的自由,平等只是富裕白人的平等,美國社會的制度性不公與結構性歧視早已根深蒂固,“人人生而平等”的口號只存在于《獨立宣言》的紙面上。
真正文明的國家,理應學會用制度去包容多元,而非用權力去排斥弱小,這也是一個國家是否成熟、文明的試金石。但是,當前的美國,金錢政治、身份政治、政黨對立、政治極化等病態盡顯,政治空轉、政務廢弛、因循茍且等弊端叢生。顯然,這種政治生態根本不可能推動解決長期性、系統性、全面性的平等與人權問題。
可以預見,未來美國政府針對少數族裔的歧視攻擊還會越來越公開化。眼下,美國正在歡度復活節,而許多“被死亡”的移民正擠在社保署里,拿著證明材料、排著隊等待“復活”。如此黑色幽默,真乃世界現代政治史上的悲哀。
來源: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