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江蘇南通攝影報道
動畫不僅僅是一個行業,也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動畫更是一種“表達方式”,是一種“與人溝通的方法”。為期三天的第六屆東布洲動畫周上,來自動畫、電影、劇集、游戲、文旅等方面的行業大咖、專家學者,圍繞動畫的跨界、創新,多維度重塑動畫行業。這其中,就包括《動畫電影與真人電影的邊界、碰撞和交融》這一議題。
嘉賓交流
4月20日下午4點,在追光動畫總裁于洲的主持下,《流浪地球3》劇本指導王紅衛、《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手機》編劇宋方金、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孫佳山、《長安三萬里》制片人宋依依,圍繞動畫電影與真人電影的藝術關聯與發展各抒己見。他們承認,二者確實存在邊界,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這種邊界變得愈加模糊。而動畫電影作為“一個富礦”,將以其獨特的優勢,為未來電影創作提供更多可能。
宋方金以自己根據劉震云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一日三秋》為例,“這里面一部分是真人拍攝,一部分是動畫。這恰恰就是電影在今天這個時代所給我們帶來的一種新的可能?!彼€提出“泛動畫電影”概念,將真人電影比作“才華有限公司”,即在有限的空間里,做無限的優秀;而動畫電影則是“才華無限公司”,所有形象都在虛空之中,可以變成任何角色,甚至可以突破真人演員形象的限制,但這種無限的想象力必須落在一個特別堅實的、有限的點上。
宋方金呼吁行業跳出“跟風思維”,“一旦有一個標桿擱在那兒,他們就只看見了標桿,沒有看見標桿之下的所有的山巒和風景?!彼M半娪叭艘凶约呵逦念I地意識,拿出你最好的優勢,然后融合別人你沒有的一種優勢,生長出屬于你自己的一部藝術作品?!?/p>
王紅衛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與創作經驗,剖析了真人電影與動畫電影的邊界,并聚焦產業現狀,指出了優質生產、題材選擇、人才培養、內容創新等方面的重要性。宋依依則認為,不管是動畫電影還是真人電影,二者“都是一種表現形式,都是在講故事,其邊界主要是形式上的不同。真人也好動畫也好,彼此有各自更擅長的部分?!比缯嫒穗娪吧瞄L細膩表演,動畫長于虛擬想象。她也期待未來可以出現小成本動畫,以多元作品激活動畫藍海。
當晚舉辦的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中,《鳥聲與那飄遠的》《纏》分別獲得學生獎和實驗動畫獎,論壇特別獎則由《Goodbye Waves》《Yapolaponky》獲得,論壇大獎頒發給了《Nutcraker gir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