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3年1月9日,抗元名將文天祥被砍頭示眾,已經(jīng)淪為官奴的妻子歐陽氏前去收尸,意外看到他寫在衣襟上的遺書,頓時羞憤難當。在辦理好后事以后,歐陽氏跪在祠堂懺悔了一夜,天亮之時懸梁而死,追隨丈夫而去。
歐陽氏出身名門,成親后相夫教子,是文天祥的賢內助,后來在戰(zhàn)亂中不幸被元軍俘虜成為官奴。她最后因羞憤而自縊,只因為她曾在文天祥被俘后,做過一件嚴重違背文天祥意愿的事情。
抗元名將家破人亡
文天祥生于宋元交替之際,在元軍的猛烈攻勢下,南宋王朝如同即將傾倒的大廈,朝野內外人人自危,他立志報國,自幼勤勉讀書,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報效朝廷。
寶祐四年,文天祥憑借一篇針砭時弊的“御試策”,從六百多名進士中脫穎而出,被宋理宗欽點為狀元郎,一時間風頭無量。
就在他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父親突然亡故,他只能暫別官場,回鄉(xiāng)守孝三年,三年后再出仕。
起先,由于皇帝昏庸、奸臣當?shù)溃奶煜椴皇苤赜茫岢龅目乖呗砸捕急粺o情忽視,任他有鴻鵠之志、有救國之才,也只能當個閑差混沌度日。
宦海沉浮十幾年,文天祥壯志難酬,但他時刻關注著宋元的局勢變化,一直在思考抗元對策。1274年忽必烈派出二十萬大軍南下,南宋都城臨安危在旦夕,文天祥得知此事,立即散盡家財招募三萬義軍,誓要與元軍血戰(zhàn)到底。
文天祥在前線奮勇殺敵,滿朝文武卻在聽聞元軍兵臨城下時四散奔逃,就連奉命去和談的丞相陳宜中都半路遁走,將南宋朝廷置于險境。
文天祥臨危受命出任右丞相,代替陳宜中去談判,他在談判桌上據(jù)理力爭,怒斥元軍的侵略行徑,不出意外惹惱元朝丞相伯顏被扣押,等他歷經(jīng)千辛萬苦回到故土,南宋朝廷已經(jīng)投降,陸秀夫擁立宋端宗在福州即位,他又輾轉到福州會合,繼續(xù)帶領軍隊抗元。
文天祥抗元多年,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被元軍俘虜,淪為官奴,長子文道生在顛沛流離中因病去世,次子文佛生在戰(zhàn)亂中音信全無,年邁的老母親也因重重打擊愴然離世。
家破人亡,文天祥孑然一身,他再沒有后顧之憂,將所有精力都投入抗元戰(zhàn)爭中,可惜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挽救千瘡百孔的南宋,元軍的攻勢異常猛烈,南宋王朝的崩塌只在一夕之間。
1278年年底,文天祥在五坡嶺遭到元軍的突襲,當時他正在吃飯,軍帳外忽然傳來此起彼伏的呼喝聲,等他搞清楚狀況,元軍早已沖了進來,南宋軍隊被沖散,他戰(zhàn)敗被俘,淪為元朝的階下囚。
文天祥本想以死明志,奈何天不從人愿,服下的毒藥沒有發(fā)揮作用,意外存活下來,被迫開始長達五年的俘虜生涯。
兵敗被俘拒不投降
文天祥曾以為他的最終歸宿是沙場裹尸,為了表決心,他的身上經(jīng)常帶著冰片,冰片有劇毒,可以救命也可以要命,他時刻準備著吞服冰片舍生取義。
五坡嶺一戰(zhàn)他自知難逃,倉皇之間服下冰片,一臉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到來。
這時,元軍的腳步越來越近,為了縮短毒發(fā)時間,文天祥又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喝污水,令人沒想到的是,污水引發(fā)嘔吐,還沒來得及消化的冰片又被吐了出來,他也陰差陽錯地活了下來。
一直以來,文天祥都是抗元的主力,他被俘虜?shù)南鞯酱蠖迹霰亓掖笙玻蚯熬€將領張弘范下達命令,務必保全文天祥的性命,想辦法說服他投降。
張弘范接到命令,立即派人將文天祥看管起來,無論白晝還是黑夜,寸步不離,不給他一絲尋死的機會。同時,忽必烈又派出文天祥的親人朋友前來勸降,希望他能向元朝俯首稱臣,然后再去招安陸秀夫和南宋小皇帝。
在文天祥被俘以前,已經(jīng)有很多南宋官員被元軍俘虜,轉而成為降臣,這些人中不乏文天祥的故交好友,比如同是南宋狀元出身的留夢炎、曾經(jīng)死守襄陽六年的呂文煥,甚至連文天祥的親弟弟文璧都來勸說,可文天祥只回了他一句話:同父同母不同天。本是一母同胞的兩兄弟徹底決裂。
文璧鎩羽而歸,忽必烈繼續(xù)放大招,讓文天祥那早已淪為官奴的妻女給他寫信,并且承諾只要文天祥愿意投降,就讓他們一家團聚。
蒙古人生性兇悍,對待漢人尤其殘暴,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和兩個女兒被折磨得不成人樣,如今看到一線生機,立馬提筆寫了一封勸降書信,希望文天祥能夠顧念血脈親情,不要再和元朝對抗。
文天祥收到書信痛哭流涕,即為妻女的不幸遭遇感到難過,又為無法解救妻女于危難之中深深自責,他自然知道忽必烈的心思,但是國家大義面前,個人生死又算得了什么,自古忠孝兩難全,他既然選擇了報效國家,那就只能委屈妻女了。
忽必烈見文的不行就來武的,各種大刑伺候,文天祥經(jīng)常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卻始終不肯退讓半步。長達五年的俘虜生活,在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下,文天祥展現(xiàn)出難以想象的毅力,無論遭受多大的磨難,他都只有一句話:“但求以身殉國。”
為了讓蒙古人見識到漢人的骨氣,文天祥在獄中寫下五百多首詩,將他的抗元決心、殉國意志、對侵略者的譴責以及南宋子民的骨氣都寫進詩里,其中就包括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詩言志,一首《過零丁洋》慷慨激昂,字里行間都是文天祥的報國之心,就連元軍將領張弘范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張弘范使盡渾身解數(shù)都無法打垮文天祥的意志,一怒之下,將他帶到崖山附近的海上。
船艙內是被困住的文天祥,船艙外是正在血戰(zhàn)的南宋軍隊,數(shù)不清的南宋士兵和民眾慘死在元軍的大刀下,崖山周圍的海水被染成血紅色。
這場戰(zhàn)役極為慘烈,南宋軍隊全軍覆沒,南宋最后的氣數(shù)被徹底打散,文天祥眼睜睜看著陸秀夫背著年幼的皇帝投海,他跪在船艙里泣不成聲。
從崖山回來以后,文天祥連續(xù)八天八夜粒米未進,他用絕食無聲抗爭,要讓蒙古人知道國家沒了,漢人的硬骨頭還在。
妻子收尸羞憤難當
從1278年被俘到1283年被殺,文天祥在元朝的牢獄中待了五年,其間每隔一段時間,忽必烈都會派人來問他愿不愿意投降,每次文天祥的回答都只有一句話:唯愿以身殉國。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天祥的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些許變化,他不再那么強硬,而是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如果忽必烈同意讓他“黃冠歸故鄉(xiāng)”,也許有一天他會轉變心意,以“方外之人”的身份給元朝當顧問。
文天祥的提議讓忽必烈陷入沉思,他既不忍殺掉這個人才,希望能將其收為己用,又害怕放虎歸山,他日文天祥會繼續(xù)和元朝為敵,朝中大臣也都紛紛諫言,認為文天祥不可留。就在他舉棋不定的時候,忽然有個僧人預言元朝將出大亂,這個預言最終 堅定了他殺死文天祥的決心。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押往刑場,結束了他慷慨激昂的一生。幾天后,歐陽氏前去收尸,她含淚為丈夫整理衣襟,意外地在文天祥的衣帶上發(fā)現(xiàn)他的遺言。
短短幾十字包含了他對于不能匡扶社稷的遺憾,對于五年俘虜生涯的憤慨,以及面對死亡的坦然和決絕,“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大丈夫生于天地間,他文天祥無愧于任何人。
歐陽氏捧著丈夫的遺言,想起之前自己還勸說他棄宋投元,面對至親之人的不理解,他該多么心痛啊,思及此,歐陽氏再也忍不住痛哭流涕。
收殮好文天祥的遺體,歐陽氏獨自在祠堂跪了一夜,沒人知道那一夜她是如何度過的,等到天亮后大家去尋她,才發(fā)現(xiàn)她早已懸梁。
看完文天祥的遺言,歐陽氏終于理解了他的理想,最終選擇追隨他的腳步而去,夫妻二人于九泉之下相逢,不知會生出怎樣的感慨。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文天祥的心中有浩然之氣,他一生光明磊落,以匡扶天下為己任,在國家存亡之際挺身而出,為了大我犧牲小我,最終用生命譜寫了一首千古不衰的《正氣歌》。
文天祥雖然已經(jīng)逝去,但他的慷慨正氣一直激勵著后來人,在千年的歲月長河中,如同火炬一般為那些正在面對國破家亡的人們照亮前方,同時也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那些叛國奸人的臉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