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日,烏克蘭基輔市市長克利奇科通報稱,基輔市遭到俄軍無人機襲擊,由于被擊落的俄軍無人機碎片墜落導致該市民用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并造成至少3人受傷,襲擊還引發了大規模火災,救援人員已撲滅部分地區的火勢。
澤連斯基(資料圖)
此次行動中,俄軍動用了大批無人機、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以及KH-23導彈,對基輔的重要軍工中心進行了精確打擊,其中包括具有象征意義的安東諾夫航空工廠。俄羅斯持續的打擊,數百架無人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連續幾天攻擊了烏克蘭軍隊一系列軍工廠,武器彈藥和原材料倉庫,以及大批預備物資設備。整個基輔中心工業區都被炸出數公里長火柱。
安東諾夫制造局是蘇聯時期規模最大運輸機研發和生產機構。現在,主要為烏克蘭軍方大批量生產無人機。是烏克蘭軍方最重要的新一代無人機和簡易型巡航導彈生產機構。俄軍導彈炸碎了安東諾夫工廠里的無人機零備件區域,包括機身、導航和瞄準模塊以及彈頭。還摧毀技術設備,SKIF 自動駕駛儀、 TACO RF-7000 無線電通信設備、遠程無人機實驗模型、電池和復合材料倉庫等目標。爆炸發生以后,在安東諾夫工廠出現大火,整個安東諾夫航空工廠被炸紅了。
波蘭Onet在線門戶網站則透露,目前安東諾夫飛機制造廠內不僅僅只有烏克蘭的工人以及技術專家,還有著大量來自不同國家的技術人員,其中包括土耳其人,英國人和拉脫維亞人,而這些外國的技術專家,在這次襲擊中也成為了無人機之下的亡魂。這個消息俄羅斯方面應該早就知道了,因為烏克蘭本身就不具備大規模量產攻擊型無人機的技術,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西方的一些軍事顧問和技術專家在幫助指導烏克蘭聲稱這些攻擊型無人機。
當地時間4月11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已抵達俄羅斯。當天稍早時,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已啟程前往俄羅斯,預計將于11日當天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據美國新聞網站阿克西奧斯11日凌晨報道,此次是威特科夫第三次以特使身份訪問俄羅斯。據悉,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最近幾周俄烏談判未取得多大進展感到沮喪,并一度表示他對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言論感到“惱火”。
俄烏沖突(資料圖)
當地時間11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這是威特科夫第三次訪問俄羅斯,此行是雙方外交接觸的延續。雙方會交換立場,但不應期待會談會取得突破性成果。佩斯科夫還表示,在普京與威特科夫會晤后,普京與特朗普通電話理論上是可能的。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同日表示,威特科夫與普京直接接觸是美俄朝著解決烏克蘭問題邁出的又一步。
盡管佩斯科夫提前潑冷水稱“別期待突破”,但蛛絲馬跡顯示轉機正在醞釀:威特科夫不久前剛在華盛頓密會普京特使,討論停火框架;美俄同步釋放“元首會晤”信號,或復制“普特會”模式;北約內部裂痕加劇,德國法國已對“無限援烏”失去耐心。這場密談恰似暴風雨前的寧靜——若月底前俄烏仍無突破,特朗普的制裁大棒與普京的軍事鐵拳將再度碰撞。但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對話桌總比戰場更有智慧。”當美架起溝通橋,或許真正的棋局才剛剛開始。
俄烏沖突(資料圖)
對烏克蘭而言,這場沖突已不再是主權之戰,而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澤連斯基政府被迫在生存與依附之間艱難抉擇,然而越是依賴西方援助,越被推向戰略自主的邊緣。俄烏之間真正的和平,從來不會由北約與五角大樓決定。唯有徹底摒棄冷戰思維、回歸外交談判本質,戰爭才有可能真正止步。否則,所謂和平,只不過是延遲爆炸的倒計時裝置,遲早將吞噬整個歐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