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17日,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發文證實,美國與烏克蘭已簽署關于礦產協議的意向備忘錄。消息一出,迅速引發全球關注。而就在同一天,澤連斯基宣稱中國正在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火藥,妄圖拉中國下水。 今年2月28日,特朗普與到訪白宮的澤連斯基就礦產協議爆發激烈爭吵,協議被迫擱置。
當時,特朗普指責澤連斯基對普京的仇恨阻礙了俄烏和平協議的促成,澤連斯基則抱怨美國等西方國家未阻止俄羅斯“占領”烏領土 。此后,美國不斷向烏克蘭施壓。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目前協議細節仍在敲定,盡可能在4月26號簽署完成。 據悉,該協議旨在通過分享開發稀土礦產、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資源,以及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項目的收益,為美國納稅人的投資創造回報機會,使美國在烏克蘭獲得既得利益。
俄烏沖突(資料圖)
根據協議草案,烏克蘭所有自然資源開發收益,必須轉入由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管理的聯合基金,5人董事會中3席由美方指定,且美方擁有否決權?;鹗找鎸炏葍斶€美國自2022年以來的軍事援助(本金+4%年息),剩余資金才可用于烏克蘭重建。以美國對烏援助約1130億美元計算,烏克蘭需支付超1200億美元本息。這意味著未來數年,烏克蘭礦產收益可能被美方“抽干”。烏克蘭議員熱列茲尼亞克直言,“這是烏克蘭戰敗后才會簽署的條款” 。
對澤連斯基而言,簽署這份協議無疑是艱難的決定。若不簽,可能面臨美國減少甚至停止援助,烏克蘭在戰場上的處境將更加艱難。可一旦簽署,烏克蘭經濟將長期被美國掌控,民眾也可能因國家資源被出賣而憤怒。此前,澤連斯基曾多次拒絕美方不合理要求,甚至與特朗普當面爭吵。如今他選擇妥協,或許是意識到烏克蘭在這場沖突中已無太多選擇,只能通過簽署協議,換取美國繼續支持,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這也被外界解讀為“賣國保命” 。
各國外長(資料圖)
在簽署礦產協議意向備忘錄的同一天,澤連斯基突然對中國發難。他公開表示,中國正在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火藥,這是他首次公開指責中國直接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4月1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予以駁斥,強調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一貫明確,一直積極致力于止戰?;?、勸和促談,且從未向沖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烏方對此十分清楚 。
澤連斯基此舉背后,有著復雜的政治考量。一方面,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澤連斯基通過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試圖將烏克蘭定位為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對抗中國的盟友,以此增強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支持意愿。另一方面,烏克蘭國內局勢嚴峻,澤連斯基面臨巨大壓力,試圖通過制造外部矛盾,轉移國內民眾對其簽署“賣國協議”的不滿 。
澤連斯基(資料圖)
但這種無端的指責和誣陷缺乏充分證據,完全是澤連斯基單方面的猜忌,不僅可能損害烏克蘭與中國的外交關系,也難以改變烏克蘭在俄烏沖突中的不利局面。國際社會應保持清醒,認清澤連斯基此舉的本質,同時,也希望烏克蘭能回歸理性,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而非采取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手段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