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從未想過,一位抗日英雄的一生,竟然能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他前半生享盡榮華富貴,見一個愛一個,娶回40個老婆,還專門為這群女人修建了一座大宅院。
在老婆們面前,他的待遇和古代皇帝也沒有太大區別,老婆數量如此之多,可以想見,他的子女數量也同樣不少。
在后半生,他卻幡然醒悟,不再貪戀享樂,而是毅然決然地拿起武器,組建隊伍,與日本侵略者抗爭到底。
日軍在中國戰場上死亡的第一個高級將領,就是由他所殺。
內戰爆發之后,他不想對著自己的同胞大開殺戒,于是果斷選擇帶領部眾起義,投入最正確和最光明的陣營當中。
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塑造了他怎樣的性格?在他去世之后,又會有什么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征兵抗日,識得大體
1937年,范紹增背了個國民黨第88軍軍長的頭銜,孑然一身地回到四川老家。
跟他一起南征北戰多年的兄弟,一直在他的身邊憤憤不平,就在前不久,蔣介石將他提拔為軍長時,兄弟們還曾為他高興。
可沒想到,這是蔣介石忌憚范紹增在重慶的勢力,故意為之,一招明升暗貶,就把他趕出重慶,趕回了四川。
遭到蔣介石如此對待,范紹增卻全然不放在心上,因為此時此刻,他的心中有一項更重要的使命,比升職更有意義,那就是聯合四川鄉民,抗擊日本侵略者。
此時正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的階段,爭權奪利之事,只有蔣介石才會過分看重,像他這樣有血有肉的中國人,只想為保家衛國做貢獻。
四川的老鄉大多一窮二白,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更不要說花錢買武器,買物資,于是,范紹增一肩挑起重任,為抗日隊伍的組建花費了巨額支出。
他告訴鄉親們:
“過去打內戰,說到底真沒意思,我們中國人自相殘殺,受苦受難的還是老百姓。但是現在不一樣,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打外國人,他們殺我們的同胞,搶我們的土地,不可饒恕。”
這番話讓老百姓群情激蕩,鐵骨錚錚的四川兒郎們紛紛自告奮勇,加入范紹增組建的隊伍當中,而這,就是川軍,是日后頂天立地、寧折不彎的川軍。
蔣介石沒有給他提供任何援助,所有的工作,都是范紹增一力主持展開,他雖然嘴上不說,心中也不計較,但總還是對老蔣產生了更全面的認知。
抗日是中國人的義務,他不指望老蔣的嘉獎和肯定,但蔣介石這個人,一定不是一位值得追隨的領導者,這一點,范紹增看得清清楚楚。
任何工作,錢都是基礎,沒有錢,沒關系,范紹增把自己在四川老家的房產和田產全部變賣,這些錢,足夠應付他的作戰所需。
賣掉多年的積蓄,范紹增眼睛也不眨一下,錢沒了可以再掙,但要是國家沒了,全體中國人就將淪為亡國奴,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他的一位同鄉兄弟,倒是有些心疼,看著范紹增這么多年的努力化為烏有,他內心對蔣介石的怨恨又增加了不少。
隊伍組建完成之后,范紹增將一應物資準備齊全,便親自帶著大部隊一起向戰場開拔。
1942年,他創造了相當亮眼的戰績,打破了日本陸軍在職師團長不死的“神話”。
那是5月份,天氣已經回暖,他帶領著川軍弟兄輕裝上陣,在日軍的必經之路上提前設下埋伏。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在作戰之前,他就已經打聽到,這次日軍隊伍中會有一位師團長隨行,而這個人,就是他們的重點打擊目標。
傳說被范紹增部擊斃的酒井直次
能夠把他擊傷,擾亂日本軍心,這就已經算是完成目標,如果他們能夠將此人當場擊斃,那就更是卓越。
總而言之,正式交戰時,他們的一切攻勢,都圍繞著日軍師團長而展開。
一批敢死隊員上前,以身試險,把師團長前方防御的日軍全部引開,等到前方陣地空缺,范紹增當機立斷,帶著人馬直擊要害,很快就完成了擊斃師團長的高級任務。
他一戰成名,打破了日軍的歷史,威名傳遍了共產黨和國民黨的軍隊。
他自己倒是非常低調,不愿獨自一人攬功,而是始終記掛著為了任務而犧牲的戰友們。
他告訴隨行人員,一定要把犧牲烈士的名字和信息記錄完整,等回到四川,他要拿出剩余的積蓄,安撫他們的家屬,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他的豐功偉績,讓蔣介石極為頭疼。
此人心胸狹隘,見不得下屬“功高震主”,內心深處還保留著非常濃重的階級觀念,范紹增的名氣越大,支持者越多,他就越是覺得此人危險。
所以老蔣故伎重施,又一次運用明升暗降的舉措,削空了范紹增的實權,甚至還阻止他上戰場。
接二連三的刁難,讓范紹增這個粗神經的人也感覺到極為憤怒。
國民黨高層毫無大局觀念、毫無民族情懷的做法,更是讓他極為失望。
這一切遭遇,都為他后來起義埋下了伏筆。
1945年解放戰爭爆發之后,范紹增一直消極應戰,和共產黨合作趕走侵略者之后,他更不想把槍口對準這群勇敢正義的解放軍。
1949年,更戲劇化的事情發生了。
當時范紹增率領部眾鎮守在大竹和渠縣一帶,至于蔣介石,他則親自坐鎮重慶,總攬指揮大權。
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范紹增可不打算老老實實的跟解放軍交火。他私下成立了幾支武裝部隊,為之后的起義做準備。他還專門安排了一個工作小組給自己打掩護,躲過蔣介石的監視。
大概是看出了范紹增的某些意圖,老蔣把他盯得非常緊,讓他幾乎失去了自由活動的機會,好在隊伍當中的心腹,范紹增完全可以信任,靠著這些人,他和共產黨將領取得了聯系。
在蔣介石猝不及防之時,1949年12月12日,范紹增通電宣布起義,并且做好迎接解放軍到來的準備。
12月12日,這個時間點或許天生和蔣介石犯沖,猶記得西安事變,也是發生在這一天。他生平第一次遭人脅迫,終生難以忘記。
這次起義是范紹增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決定,他已經看透了國民黨政權的腐爛之處,也看到了解放軍帶來的光明和希望。
如果不起義,那么他的戰友和解放軍戰士,都會有不必要的犧牲,這會讓他非常痛心,而起義,則是一種雙贏的選擇。
共產黨對他的到來表示真摯的歡迎,也對他識大體的行為做出感謝,新中國成立之后,黨中央還給他安排了河南體委干部的對口職務,讓他十分滿意。
看看后來的經歷,再想起前半生的歲月,范紹增自己都覺得有些恍惚。
圖片來源網絡
貪戀美色,勢力龐大
1894年,范紹增出生在四川達州,他從小就喜歡到茶館聽書,對江湖俠客行走天下的故事十分向往他骨子里的俠義之氣,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形成。
有一次,他的兄弟惹怒了本地幫派的頭目,所以遭到對方的瘋狂報復,兄弟無處躲藏,只得投靠范紹增,也把自己的遭遇全盤告知。
范紹增憑借一腔義氣,強行為兄弟出頭,帶著一群人上門挑戰幫派,雖然他吃了些虧,受了點傷,但好在發泄了情緒,所以全然不后悔。
經此一事,范紹增成了“范哈兒”,這個諢名,他笑嘻嘻地接受,他也因此在本地的勢力團伙中嶄露頭角。
后來去到上海,他更是受到青幫的杜月笙等人的賞識。
他那讓蔣介石忌憚又眼紅的勢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
作為川蜀“老大”,范紹增有一個飽受詬病的“愛好”,愛女色。
他并不像普通的紈绔子弟那樣,對女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每一段感情,他都心甘情愿地負起責任,把喜歡的女孩子娶進家門。
他常常說:“我對每一個人都付出了真心,從來不是逢場作戲,她們都是我深愛的女人,都應該受我保護,被我呵護和照顧。”
正因如此,被他娶進家門的女人竟多達40個,這些老婆又為他生了一堆孩子,替他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人丁興旺。
在男女感情上,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待遇比之古代皇帝也不遑多讓。
那個時候的他雖然已經加入了討伐袁世凱的隊伍,但畢竟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三觀也還沒有完全形成正常的狀態,所以他貪圖享樂,渾身上下有著不少臭毛病。
總而言之,在后來抗日救國的范紹增身上,完全看不見昔日的他的影子。
完成起義之后,他就安安心心地接受共產黨的領導,聽從指揮,服從命令,過去那些驕奢的生活,也早已經離他遠去。
至于他的40個老婆與許多子女,愿意跟著他一起闖事業的,可以來到他的麾下做事,如果只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那就留在老家,在范紹增安置的大宅子里生活。
雖然貪戀女色,但他的的確確沒有辜負過對他付出真心的女子,每一個跟著他的人,也算能過上好日子。
身后之事,無法處理
新中國成立之后,范紹增的生活總算穩定下來。當年跟著他一起對抗日本侵略者的川軍戰士們,他都多有提攜,多有照顧,他也一直在履行自己的承諾,照顧許多犧牲烈士的家屬。
他在工作的地方安了家,每天遵守規定,按時上下班,作息時間變得非常規律,一想到過去的生活狀態,想到被蔣介石排擠的那些日子,再看看現在的生活情況,他就對毛主席和共產黨無比感激。
他兢兢業業工作了一輩子,認真完成國家和人民交付給自己的任務,把各方面的川軍革命精神貫徹到底,發揚光大。
退休之后,他也開始享受安逸的生活,每天種種菜,澆澆花,看看報紙,去大街小巷溜達溜達,都是非常不錯的休閑方式。
忙忙碌碌,勤勤懇懇,他在外面奔波了大半輩子,如今好不容易閑下來,他又覺得有些不適應。
他還跟老伙計開玩笑說過,少年時代的那種快意恩仇、縱情享樂的日子,是再也回不去了。
人到晚年,范紹增不可避免地開始為自己的身后之事擔憂。
按理來說,他有這么多子孫后代,應該不必為此事憂愁才是,可實際上,各有各的煩惱。
這么多孩子,大部分都沒有得到他的親自教育和照顧,和他之間的感情也算不上太深,這些子女,他恐怕沒有立場要求他們為自己送終。
而且,誰應該為他的后事拍板做決定,就連他自己也不甚清楚。
每每想到這一點,范紹增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想他英明一世,到頭來竟然需要為這種事情操心,實在是無可奈何。
1977年,范紹增走完了他的一生。其后事的處理問題,果然如同他所預料的那樣,出現了很多問題。
眾多子女共同參與后事的處理,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也意味著大大小小的事情很難被真正確定下來。
他的喪葬儀式結束之后,接下來的安葬工作,就一直沒有結果。
人應該葬在什么地方,應該和他的哪一位老婆長眠在一起,應該以什么樣的形式入葬,這都是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
商量來,商量去,到最后也沒個結果,所以范紹增火化之后,他的骨灰一直安置在大兒子的家中。
一直到2021年3月,事情才終于解決。
這位大名鼎鼎的川蜀司令,他的骨灰被安置在重慶福果山,那里也成為了青少年的愛國教育基地,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奮發圖強。
結語
范紹增作為一位抗日英雄,他的人生具有很強的割裂感。
前半生,他完全是個軍閥作派,40個老婆便足以證明,但后半生,他抵抗侵略者,回歸正確的道路,完成了光榮的蛻變,川蜀本土的影視劇以他為原型展開,也算是對他的一種紀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