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小紅書@ikllll
看著窗外的好天氣,雖然人在辦公室,心已經飛到山里了。
私信一看,耍家們的心情也和我差不多嘛,徒步需求漫出屏幕。
小編深耕周邊耍事多年,全新小眾、人少清幽的徒步線路已經不多了。
但是!今天愿意為了這條徒步線路單開一篇!成都出發高鐵30min就能剎攏,美食+美景雙重buff,耍上一天簡直眼花繚亂!
?一日往返休閑徒步,老人小孩都適合!
?古道綠林含氧超高,有太陽也不熱
?美食耍事一抹多,這座寶藏小城真的被低估
資深耍家應該有所耳聞,這里就是【邛崍白鶴山】。徒步線路清爽不費腳,老少皆宜,完全值得周末一日游!
走哇,跟著耍姐沉浸式逛耍一天,看完不心動算我輸。
春日的陽光像開了柔光濾鏡,溫度適宜,正是爬山吸氧的好時候。
各種古道山林耍姐爬得不少,但是這條冷門線路耍姐還是第一次來——千年古跡藏在綠野仙蹤,摩崖石刻對話盛唐風骨,連路邊饅頭都能香到上頭!
圖源:小紅書@ikllll
自駕導航白鶴山風景區,停車費只要5元!
公共交通黨更爽,乘坐高鐵到邛崍,出站坐1路公交直達山腳,打車也才5公里。
來白鶴山徒步,耍姐親測三大驚喜,看完立刻就想出發!
白鶴山徒步線路有大小環線兩條路可選,當然也可以跟著導覽圖看好自己想走的線路。
圖源:小紅書@CCCCCCC大調
小環線是景點線,全程大約4km,也是耍家們最普遍選擇的線路。
從南入口進,先到鶴林寺,也是白鶴山的山門入口。長長的石階路兩旁都是高大的樹木,陽光散碎地灑下,很是舒服。
圖源:小紅書@ikllll&CCCCCCC大調
鶴林寺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千年,南宋時進行修繕鶴擴建,更名鶴林禪院。
門楣匾額更是由南宋理學大家——魏了翁所寫。
圖源:小紅書@CCCCCCC大調
現存建筑沿中軸線布局,五進五重層層遞進,吊腳飛檐,莊嚴異常。
圖源:小紅書@Ihooo
鶴林寺齋飯,一定要去打卡,10塊錢一個人,門口小黑板一般會列出菜單,標配是5菜1湯。
用餐時間是11:30-12:30,大家可以卡著這個時間先去吃飯,再開始徒步。
鶴林寺逛完后,經過長長的拱門通往鶴林綠道,超出片噠~
圖源:小紅書@ikllll
一路向上走直達漏米洞鶴山大佛。
鶴山大佛身高近5米,據說是國內摩崖石刻彌勒佛造像中最大而最年輕的一尊。
圖源:小紅書@Ihooo&CCCCCCC大調
登頂的路上還會途徑西塔和唐代摩崖石刻,歲歷千年,自有風化痕跡,但仍然可見大唐的繁榮與風霜。
圖源:小紅書@Ihooo
最后抵達【望曦臺】,是此次徒步線路的最高點,可俯瞰城區,瞧見整片青綠。
圖源:小紅書@Ihooo
大環線約6km,從北入口開車進入幽居寺,一路圍繞導覽圖的最外側線路行走……最后走一小段公路,回到幽居寺,不用走回頭路。
路線更長,適合喜歡清凈的佛系玩家。
圖源:小紅書@Ihooo
兩條環線全程都是石板路,綠道設計合理,線路上干凈清爽。
上下坡不多,整體爬升也只有100m左右,一路上歇腳點很多,遛娃帶老人都適合。
圖源:小紅書@CCCCCCC大調
山里本來就很涼快。
再加上白鶴山的樹是懂“遮天蔽日”的!楨楠、柏樹、樟樹等古樹織成綠色穹頂,山風一吹竹海沙沙作響,體感瞬間降5℃!
圖源:小紅書@CCCCCCC大調
當下世界抬眼就是一篇青綠,空氣清新,風來的時候還彌漫著淡淡的樹香。
圖源:小紅書@ikllll
陽光透過樹梢,灑落星星點點,哈利波特誠不欺我,魔法森林好像真的存在!
圖源:小紅書@ikllll
大片森林配上動物鳴叫聲,徒步的野趣拉滿了!路上路標指示牌明顯,不用擔心迷路找不到~
中途還藏著N個樹蔭茶攤和算命攤,如果走累了可以在樹蔭下聊天歇歇腳。
圖源:小紅書@ikllll
徒步完多少有些疲憊,直奔山腳!【白鶴王良食品】的烤饅頭和油豆腐,讓耍姐原地復活。
不是因為耍姐饞,因為不管是來耍的外地人,還是本地人,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隊,可見征服了多少人。
烤饅頭1塊錢1個,是由老面饅頭發酵制作,饅頭兩面分別烤制焦糊,外殼焦脆如法棍,內里柔軟帶麥香。
圖源:小紅書@CCCCCCC大調
招牌油豆腐1.5/片。
豆腐事先炸過,每一個豆腐褶皺里都抹上了秘制辣醬,口感咸辣適中,咬起來彈牙有韌勁,關鍵是巨香,直接打包20片當追劇零食。
圖源:小紅書@CCCCCCC大調
?最后打個總結:
1??徒步線路很成熟,沿途補給點比較多,路況良好,難度較低,適合徒步小白或者帶老人小朋友,徒步大神想挑戰自我的就不用考慮了;
2??樹林竹林交錯,適合一日游吸氧放松,全程遮擋基本不曬;
3??寵物友好,但不能進寺廟,部分路段臺階較多,更推薦中大型的寵物。
出行tips
自駕導航:白鶴山風景名勝區
公共交通:高鐵直達邛崍站,換乘1路公交車至“白鶴山站”站下車/打車約5km
門票:無
?停車:5元/輛
1??近期天氣較熱,注意防曬和避暑
2??蚊蟲兇猛!花露水務必焊在身上
3??若遇雨天,石板苔蘚路較為濕滑,注意防滑謹防摔跤
秉持著來都來了的原則,耍姐在邛崍大吃特吃。
吃過之后才敢說,邛崍的好吃程度簡直逆天,奶湯面、渣渣牛肉等等都是它的美食代名詞!
地址:李靜記鹵肉小碗菜
爬完山,耍姐被安利了這家小碗菜,據說是邛崍小碗菜天花板,東坡肉每天要賣出上千份,天天爆滿。
一碗碗的小菜擺起,選擇困難癥都犯了。想吃啥自己端,屬于半自助的形式。
東坡肉和把子肉軟糯入味兒,極其下飯。
但是對于平時不愛吃肥肉的耍姐來說,吃多了有點膩。
涼拌耳朵、肺片味道都很不錯,鮮香麻辣俱全。
來的話就照自己喜歡的點,基本沒有踩雷。
地址:漁橋燉雞奶湯面(東街店)
作為邛崍最出名的頭號招牌,奶湯面的出名全憑一碗湯。
選用新鮮的豬大骨、豬蹄、香肘、老母雞燉成,奶白色的湯底非常濃郁。
面條筋道彈牙,本地吃法還會配上缽缽雞,紅油的麻辣配上鮮香的奶湯面,胃一哈就舒服了!
地址:楊牛肉(非物質文化遺產)
說到吃牛肉,那么在邛崍就必提楊牛肉!
采用純天然黃牛為主料,手撕牛肉干、麻辣牛肉、煙熏牛肉等等,品種、口味眾多,搭配面食,吃了一口還想來第二口~
地址:平樂付師羊肉
號稱“邛崍第一”的羊肉館,紅湯微辣,本地人都愛吃!
他家的羊肉有清湯和紅湯兩種口味,其中紅湯是最受歡迎的,也是很有特色的。
紅湯羊肉都是帶皮的羊肉,口感筋道,湯底特別的濃郁醇厚,還帶著一絲藥膳味…微辣的口味小孩子也能吃,關鍵是羊肉的分量很多,點一個小碗就足夠吃!
清湯羊肉相對普通一些,分量足味道也不錯,老板專門搭配了青椒蘸碟,味道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
地址:漁橋謝鴨子
漁橋謝鴨子擁有百年制作歷史,沿用清朝御膳工藝,是邛崍當地的傳統名小吃。
最最推薦都是甜皮鴨,采用先刷糖再油炸的制作方式,鴨皮脆薄、鴨肉細嫩多汁,一口下去簡直不要太滿足!
推薦店鋪:
鄒記飯店:鄒記飯店
臨江飯店:臨江飯店(北岸街店)
由于夾關古鎮是歷史上有名的水陸碼頭和商貿之地,還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必經的驛站,兩千多年的歷史讓這里有了正宗地道的馬幫菜!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夾關四絕”:肉湯圓、腌熏肉、過江雞、嫩豆花。
除此之外,夾關鎮的燒鱔魚、拌鹵肥腸都是地道美食,簡直就是每個吃貨的碳水王國!
除此之外,還有尹蕎面、孝子鍋盔、金記春卷、臥龍渣渣牛肉等等美食,吃到停不下來!
答應我,看完這篇攻略,徒步就不要再只盯著青城山一個地方薅了!
白鶴山早都備好了古寺禪意、竹林清風、饅頭油豆腐的煙火氣等你感受。
這種神仙地方,小編可沒有藏著掖著哦~
攻略都甩臉上了!
這周末再不出門
春天可要溜走了哦~
(成都周邊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