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鐘桂芳坐在養豬場辦公室的小桌前,手里握著一支筆,紙上是婚禮準備的清單。
她的手微微顫抖,不僅僅是因為年齡,更多的是內心的不安。
今天是她和李明宇結婚的日子,一個比她小24歲的年輕人,縣畜牧站的實習獸醫。
結婚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件喜事,但對50歲的鐘桂芳來說,卻充滿了忐忑。
"都五十歲了,還穿什么嫁衣啊..."她自嘲地笑了笑,把清單放到一邊。
她還有一個重要的秘密沒有告訴他,而這個秘密將在今晚揭曉。
臨出門前,她的目光落在辦公桌角落里的一個小藥瓶上,那是她這幾個月一直在偷偷吃的保健品,據說對女性生育有幫助。
01
說起鐘桂芳在村里的名氣,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別看現在她是縣里最大私營養豬場的場主,年出欄量上萬頭,當年她可是從一個不起眼的小豬欄起家的。
二十年前,鐘桂芳的丈夫陳建國還在世,兩口子起早貪黑養了幾十頭豬。
可好景不長,就在豬場剛有起色的時候,陳建國被診斷出肝癌晚期。
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一個人撐起整個養豬場,那段日子苦得她幾乎想放棄。
但為了女兒小芳,她咬牙挺了過來,靠著一股子倔勁和聰明勁,讓養豬場越辦越大。
員工們都叫她"鐵娘子",既怕她雷厲風行的管理風格,又敬佩她精明能干的頭腦。
可惜的是,她的女兒對養豬事業毫無興趣,大學畢業后就去了城里工作,很少回家。
鐘桂芳常常一個人在豬場忙到深夜,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幾乎沒有個人生活。
在外人看來,她是個成功的女強人,是當地的致富能手,多次獲得農業先進個人稱號。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里的那份孤獨無人可以分擔。
直到那個豬疫情爆發的夏天,李明宇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
李明宇,26歲,省農業大學獸醫專業應屆畢業生,主動選擇到這個偏遠縣城畜牧站實習。
他成長于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
從小幫父親照看家畜,他對動物有著天然親近感。
高中時讀到一本獸醫書籍后,立志成為一名專業獸醫。
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四年來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完成學業。
白天上課,晚上泡圖書館,周末在動物醫院打工。
這段經歷塑造了他認真負責、勤學好問、不畏艱苦的性格。
"改善農村畜牧防疫條件,讓更多養殖戶少受損失"是他的職業抱負。
盡管導師推薦他去省城工作,他仍選擇基層。
來到縣畜牧站后,他租住在最便宜的小區,每月工資僅有兩千多元。
生活極為樸素節儉,除基本開支外,他還寄錢回家補貼父母。
沒有奢侈消費,沒有時尚衣物,很少參加社交活動,因此被同事視為"書呆子"。
工作中,李明宇很快展現出過人的專業能力,贏得了站長認可。
但由于專注學習和工作,他的社交圈極小,至今沒有談過戀愛,與異性交流時顯得靦腆。
在這個偏遠縣城,他對未來充滿希望,但他不知道即將去養豬場的相遇將徹底改變他的人生。
02
那是六月底的一個清晨,鐘桂芳剛走進豬舍就感覺不對勁。
豬舍角落里,幾頭豬沒精打采地趴著,鐘桂芳的心頓時懸了起來。
"老楊,你看這幾頭豬是咋回事?昨晚還好好的。"鐘桂芳眉頭緊鎖。
老楊蹲下仔細看了看,臉色頓時變了:"場長,這情況不太對..."
"別亂說!"鐘桂芳急忙打斷他的話,"先隔離起來,再看看情況。"
可到了中午,問題豬只從幾頭增加到十幾頭,鐘桂芳心里咯噔一下。
這很可能是豬瘟的征兆。如果真是豬瘟,整個豬場上萬頭豬都有危險。
"快,給縣畜牧站打電話,讓他們馬上派人來!"鐘桂芳命令道。
不到一小時,一輛白色小面包車就開進了豬場大門。
鐘桂芳迎上去,卻看到下車的是個白白凈凈的年輕人,戴著眼鏡,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牛仔褲,背著個舊書包。
"你是誰啊?"鐘桂芳疑惑地問。
年輕人微微鞠躬:"鐘場長您好,我是縣畜牧站的實習獸醫李明宇,站長讓我來看看情況。"
"就你一個人來?"鐘桂芳心里頓時沒底了,"你多大啊?有經驗嗎?我這可是萬頭豬場,出了問題可不是小事。"
李明宇沒有因鐘桂芳的質疑而慌張,反而平靜地回答:"我今年26歲,剛從省農業大學獸醫專業畢業。能否請您帶我去看看病豬?"
鐘桂芳雖然不太相信,但事態緊急,只好帶著李明宇去了隔離區。
一進隔離豬舍,李明宇的表現立刻讓鐘桂芳刮目相看。
他動作麻利地換上防護服,熟練地檢查病豬癥狀,采集了血樣。
他從包里拿出一個小盒子,那是一種便攜式快速檢測設備,是他自己花錢買的。
"這東西靠譜嗎?"鐘桂芳看著這個小盒子,半信半疑。
李明宇的眼睛在鏡片后炯炯有神:"可以做初步篩查,準確率在85%以上。這能幫我們爭取時間。"
二十分鐘后,檢測結果出來了。
"鐘場長,確實是豬瘟,而且擴散速度很快。必須立即采取措施。"
鐘桂芳的聲音有些發抖:"那怎么辦?我這整個豬場..."
李明宇迅速制定了防控方案,包括隔離病豬、全場消毒和緊急免疫接種。
"安樂死?那得死多少頭啊!"鐘桂芳心痛如絞。
"鐘場長,"李明宇直視鐘桂芳的眼睛,語氣堅定,"如果現在不采取果斷措施,可能整個豬場都保不住。"
鐘桂芳咬了咬牙:"行,按你說的做。我這就組織人手。"
接下來的36小時,成了鐘桂芳和李明宇難忘的記憶。
到了晚上十點多,豬場的工人們都已經筋疲力盡,輪流去休息了。
鐘桂芳從食堂拿了兩碗方便面,走進臨時辦公室,看到李明宇還在電腦前工作。
"小李,歇會兒吧,吃點東西。"鐘桂芳把方便面放在他面前。
李明宇這才抬起頭,眼睛因為長時間盯著電腦而有些發紅:"謝謝鐘場長。"
鐘桂芳注意到他的手有些發抖,才想起這孩子從中午到現在可能什么都沒吃。
"方便面哪夠啊,你等著。"鐘桂芳放下碗就往外走。
二十分鐘后,她端著一個大托盤回來了,上面是熱騰騰的肉絲面和幾個小菜。
"我自己做的,趕緊趁熱吃。"鐘桂芳把碗放在李明宇面前,"多吃點,干活才有力氣。"
李明宇感激地點點頭,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鐘桂芳看著他吃面的樣子,心里突然有些疼。
這孩子看著斯斯文文的,卻餓成這樣,衣服也洗得發白,顯然生活并不寬裕。
"小李啊,你這么拼命幫我,是站長給了你什么好處嗎?"鐘桂芳半開玩笑地問。
李明宇搖搖頭:"沒有,這是我的工作。而且...其實我特別佩服您。"
"佩服我?"鐘桂芳有些意外。
"是啊。一個女人,白手起家建立這么大的豬場,這需要多大的能力和毅力啊。"
鐘桂芳有些不好意思:"有啥好研究的,就是個種豬的老太婆。"
"不,您做的事情很了不起。"李明宇放下筷子,眼睛里閃著光。
兩人聊著天,不知不覺已是深夜。
鐘桂芳看著眼前這個疲憊但依然精神煥發的年輕人,心中有了主意。
"小李啊,我有個想法。我豬場正缺個技術顧問,你有沒有興趣每周來豬場兩三天?工資好商量。"
李明宇眼睛一亮:"真的嗎?我非常愿意!這正是我想做的工作。"
就這樣,在那個疫情肆虐的夏天,鐘桂芳和李明宇達成了合作協議。
他們誰也沒想到,這次相遇會徹底改變兩個人的命運。
那天臨走前,鐘桂芳塞給李明宇一個厚厚的信封作為酬勞。
望著李明宇遠去的背影,鐘桂芳第一次感到,自己的豬場似乎有了新的希望。
03
盛夏的陽光像一把火,烤得豬場的鐵皮房頂滾燙。
鐘桂芳拎著兩個保溫飯盒穿過豬舍間的通道,汗水順著額頭滑下。
轉過拐角,她看見一間小平房外貼著新印的"技術辦公室"牌子,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絲笑意。
這間辦公室是她特意為李明宇騰出來的,原本是儲物間,花了三天時間重新粉刷墻壁。
推門進去,李明宇正埋頭在電腦前記錄數據,連她進來都沒發覺。
"小李,又忘了吃飯?"鐘桂芳把飯盒往桌上一放。
李明宇這才抬起頭,眼睛后面的眼睛略顯疲憊,但看到鐘桂芳立刻笑了。
"紅燒肉,你上次說喜歡吃的。還有青菜和蒸蛋,趁熱吃。"
李明宇不好意思地接過筷子,鐘桂芳看著他埋頭吃飯的樣子,感到一種莫名的滿足。
自從那次豬瘟過后,轉眼已經過去近兩個月。
李明宇每周按時來豬場三次,鐘桂芳慢慢養成了給他準備加餐的習慣。
"這飯好吃嗎?"鐘桂芳坐到李明宇對面,目光在他專注的側臉上停留。
窗外傳來拖拉機的轟鳴聲,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兩人之間。
李明宇抬起頭,嘴角還沾著一粒米飯,鐘桂芳不自覺地伸手,輕輕幫他拂去。
這個簡單的動作讓兩個人都愣住了,空氣似乎凝固了一瞬。
李明宇的耳朵微微泛紅,低下頭繼續吃飯。
鐘桂芳也有些不自在,趕緊拿起桌上的報告掩飾尷尬。
走出辦公室,鐘桂芳感到心跳還有些快,她深吸一口氣平復情緒。
她不是沒被男人碰過,但不知為何,李明宇的一舉一動都能讓她心神不寧。
"這孩子..."鐘桂芳輕聲自語,隨即微微一怔——她竟然會對一個年輕人如此牽掛。
稻子收割完了,田野里彌漫著稻草的清香。
縣農業局組織了一次養豬戶交流會,鐘桂芳帶著李明宇一起去了。
"桂芳啊,聽說你們豬場這幾個月成績不錯啊!"一個老熟人湊過來。
鐘桂芳笑而不答,只是拍了拍身邊的李明宇:"有他就夠了。"
會上,鐘桂芳的豬場被評為"養殖示范基地",她難得地在公開場合夸獎李明宇。
會后,幾個養殖大戶圍上來,要跟李明宇交換聯系方式,希望他也能去指導。
李明宇一一婉拒了。
回去的路上,鐘桂芳開著皮卡車,李明宇坐在副駕駛,兩人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方式。
"他們給的條件不少吧?為啥不去?多個收入來源不好嗎?"
李明宇笑了笑:"您對我這么好,我怎么能分心去別的地方呢。"
鐘桂芳心里一暖,但嘴上仍是嚴厲:"少來這套,我對你好是因為你有真本事。"
車里,兩人相視而笑,那一刻,年齡和身份的差距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04
樹葉漸漸變黃,清晨的豬場開始飄起薄霧。
這天鐘桂芳去縣里辦事,想著李明宇最近工作辛苦,決定順路去他住的地方看看。
敲了半天門沒人應,正要離開,看見李明宇從樓梯上走來,臉色蒼白,額頭上還有細密的汗珠。
"小李,你這是怎么了?"鐘桂芳一驚。
"沒事,可能是昨晚熬夜了,今天有點頭暈。"
鐘桂芳二話不說,接過他手中的袋子,催他開門:"趕緊進去躺著,我看看。"
李明宇的出租屋很小,一室一廳,簡單得幾乎沒有多余的家具。
鐘桂芳讓李明宇在床上躺下,摸了摸他的額頭,果然有些發燙。
打開冰箱一看,除了幾瓶水和一些簡單食材,幾乎什么都沒有。
鐘桂芳二話不說,卷起袖子在廚房忙活起來。
不到一小時,一鍋熱騰騰的雞湯面和幾個小菜就上桌了。
"來,趁熱吃。生病了要多喝湯。"鐘桂芳把碗遞給李明宇,忍不住埋怨,"你這孩子,就知道工作,也不知道照顧自己。"
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鐘桂芳突然有些心疼。
"你這么好的條件,為啥非要來咱們這種小地方?"
李明宇咽下一口面:"鐘場長不知道,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
"考大學前,我就想好了,一定要學好本事回基層。城里獸醫多的是,但農村真正懂行的太少了。"
鐘桂芳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第一次感到如此心潮澎湃。
李明宇的純粹和理想主義觸動了她內心深處某個塵封已久的地方。
"你父母...他們還好嗎?"她輕聲問,不自覺地坐得更近了些。
李明宇拿出手機給鐘桂芳看一張全家福,湊過來時,肩膀輕輕碰到了她,帶來一陣溫暖。
鐘桂芳聞到了他身上淡淡的藥香和陽光的味道,這讓她有些恍惚。
兩人陷入了安寧的沉默,窗外陽光灑進來,照在兩人身上。
"鐘場長,"李明宇打破沉默,"能跟我說說您是怎么支撐過來的嗎?在您丈夫去世后。"
鐘桂芳微微一怔,她很少跟人談起這段往事,但面對李明宇,她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傾訴欲。
"沒什么特別的,就是咬牙挺過來了。那時小芳還小,我不能倒下。"
"白天干活,晚上偷偷哭,第二天擦干眼淚繼續干。慢慢地,就習慣了。"
李明宇靜靜地聽著,眼睛里滿是敬佩:"您真了不起。"
她起身要走,李明宇卻一把抓住她的手:"鐘場長,今天謝謝您了。"
鐘桂芳看著他誠摯的眼神,心里一顫,連忙抽回手。
走出李明宇的住處,鐘桂芳站在樓下深吸了一口氣。
她不知道為什么,心跳得如此之快,就像年輕時和丈夫初次約會那樣。
05
北風刮起,天空飄起零星的雪花。
豬場年終盤點的日子,鐘桂芳和李明宇一起坐在辦公室里,喝著熱騰騰的姜茶。
"增長了30.7%!"李明宇興奮地指著電腦屏幕。
鐘桂芳看著利潤報表,也掩不住笑意:"確實不錯。"
她拉開抽屜,取出一個紅包遞給李明宇:"這是你的年終獎。"
李明宇接過紅包,掂了掂,眼睛睜大了:"這...太多了吧?"
"不多,這是你應得的。今晚我請你吃飯,預訂了縣城最好的酒店。"
那晚的酒席上,燈光柔和,映在李明宇的臉上,勾勒出他堅毅的輪廓。
鐘桂芳喝了點酒,臉頰泛紅,目光不時在他身上流連。
兩人的手在餐桌下偶爾碰觸,每一次都帶來一陣微妙的電流。
"鐘場長,您今天特別美。"李明宇輕聲說,眼神中流露出贊嘆。
鐘桂芳感到心跳加速,她低頭抿了一口酒,掩飾自己的慌亂。
"小李,你有女朋友嗎?"她終于鼓起勇氣問出這個藏在心底已久的問題。
李明宇搖搖頭:"沒有,一直忙著學習和工作,沒時間談戀愛。"
"你這么優秀,應該有不少姑娘喜歡吧?"鐘桂芳繼續問。
"可能吧,但我想先在事業上站穩腳跟,再考慮個人問題。"
鐘桂芳點點頭,不知為何,心里竟有一絲莫名的輕松。
回去的路上,夜色籠罩著小縣城,路燈一盞接一盞地亮起。
"鐘場長,明年我們一定會更好。"李明宇突然說。
鐘桂芳看了他一眼,笑了:"嗯,會更好的。"
一年前,她只是一個專注事業的"鐵娘子",內心孤獨而封閉。
而現在,因為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出現,她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
這種變化讓她既期待又害怕。
元旦剛過,豬場又迎來了一場災難。
這次比去年更兇猛的疫情襲來,豬只大批發病。
"不行,這次情況比上次嚴重多了!"李明宇一臉凝重,翻看著檢測報告。
鐘桂芳臉色蒼白:"要是按防疫規定,至少要撲殺三分之一的豬..."
"那就是破產了。"
李明宇二話不說取消了回家過年的計劃,吃住都在豬場。
他日夜研究疫情防控方案,常常工作到凌晨。
鐘桂芳心疼他,也陪著熬夜。但她年紀畢竟大了,身體撐不住。
一天清晨,她在巡視豬舍時突然眼前一黑,暈倒在地。
"鐘場長!"正巧路過的李明宇大喊一聲,一把抱起她沖向醫務室。
醫生診斷是勞累過度加上感冒發燒,需要臥床休息。
李明宇守在她床前,熬中藥、喂飯、量體溫,連續三天不曾離開。
"小李...不用這樣的..."鐘桂芳有些不好意思。
李明宇擦了擦她額頭的汗:"別說話,好好休息。"
昏昏沉沉中,鐘桂芳感覺自己又回到了丈夫去世的那段日子,孤獨無助。
"別走...我怕一個人..."她在高燒中無意識地說出這句話。
李明宇握住她的手,輕聲道:"我在這里,別擔心。"
就在鐘桂芳病重的第五天,李明宇突然沖進房間,輕聲說:"我找到方法了。"
他發現了一種新型消毒劑與特效藥的組合使用方法,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鐘桂芳康復后,兩人日夜奮戰,終于控制住了疫情,避免了大規模撲殺。
但資金嚴重短缺,豬場賬上的錢已經不夠支付下月的飼料款。
"我有些積蓄,加上年終獎,大概七八萬,給豬場周轉吧。"李明宇平靜地說。
鐘桂芳驚訝地看著他:"你瘋了?那是你這幾年的全部積蓄!"
"豬場不能倒,"李明宇認真地說,"這不僅是您的心血,也是我來到這里的意義。"
那一刻,鐘桂芳感到心里有什么東西悄然改變了。
豬場慢慢恢復了生產,員工們自發組織了一個小型慶功宴。
酒過三巡,氣氛漸漸熱絡起來。鐘桂芳看著坐在對面的李明宇,突然開口:
"小李,這次多虧了你..."她頓了頓,眼中帶著復雜的情緒,"你有什么打算?"
李明宇微微一怔:"什么打算?"
"你年輕有為,該考慮自己的未來了。"鐘桂芳聲音很輕,"也許...找個姑娘,成家立業..."
屋內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他們。
李明宇垂下眼睛,沒有立即回答。
慶功宴結束后,月色下,兩人并肩走在回豬場的小路上。
"桂芳姐,"李明宇打破沉默,"你剛才是什么意思?"
鐘桂芳停下腳步,望著遠處的燈光:"這些年,我一個人撐著,有時候真的很累..."
"我知道我們...年齡差距很大,但經歷了這么多,我希望...有個人能一直陪著我。"
她轉頭看他,眼中含著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期待和不安。
李明宇愣住了,一時間不知如何回應。
"我需要考慮一下,"他最終低聲道,"這不是小事。"
接下來的幾天,李明宇變得沉默寡言。他常常一個人站在豬舍外面,望著遠方出神。
鐘桂芳后悔自己的沖動,刻意保持距離,不再提起那晚的對話。
一周后的傍晚,李明宇敲開了鐘桂芳辦公室的門。
"桂芳姐,我想清楚了。"
鐘桂芳放下手中的賬本,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我很珍視我們之間的情感,也愿意和你一起走下去..."
他語氣平靜卻堅定:"但前提是,這必須是我們兩個人的決定,不受外界影響的決定。"
鐘桂芳眼中閃著淚光,輕輕點了點頭。
06
李明宇和鐘桂芳的關系變化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
第二天,村委會主任張大勇就找上門來了。
"桂芳啊,你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這樣不太合適吧?"
"差著二十多歲呢,傳出去像什么話..."
鐘桂芳抿著嘴唇:"我們倆的事,我們自己會考慮清楚。"
緊接著,李明宇的父母也趕來了,臉上寫滿了擔憂。
"兒啊,你年紀輕輕的,找個同齡人不好嗎?"李母拉著兒子的手。
"你還沒成家,她已經有孩子了..."
"媽,我已經想好了。"李明宇平靜地說。
鐘桂芳的老友周阿姨也來勸她:"桂芳,你要考慮清楚啊,將來你老了,他還年輕..."
這些話像針一樣扎在鐘桂芳心上,她開始動搖了。
晚上,她對李明宇說:"也許大家說得對,我們差距太大了..."
李明宇沉默了片刻:"你是因為別人的話才這么說,還是你自己的想法?"
"我只想知道,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面對這些?"
鐘桂芳沒有回答,只是低下了頭。
但壓力接踵而至。
畜牧站站長找到李明宇,暗示他如果堅持與鐘桂芳交往,實習合同可能不會續簽。
鐘桂芳聽說后,更加自責:"都是因為我,連你工作都保不住了。"
李明宇卻很平靜:"每個選擇都有代價,我不后悔。"
第二天,村里召開養殖戶座談會,李明宇和鐘桂芳一起參加。
席間有人起哄:"小李啊,你找個嫂子咱們認,找個嬸子可不行啊!"
眾人哄笑。李明宇站起身:
"我和鐘場長的事,是我們自己的決定,我欣賞她的堅強、智慧和溫柔,這些是我看重的品質。"
"至于其他的,與大家無關。"
全場鴉雀無聲。
鐘桂芳望著他的背影,心中的最后一絲猶豫也消散了。
當晚,兩人坐在豬場的小院里,鐘桂芳問:"你真的不后悔嗎?"
李明宇看著夜空:"我已經想清楚了,不管前面有什么困難,我們一起面對。"
鐘桂芳靠在他肩上,輕聲說:"那..."
李明宇接過她的話:"那就結婚吧。"
07
三月的一個周六,豬場的院子里掛上了紅燈籠和彩帶。
這是一個簡單到近乎簡陋的婚禮,沒有豪華的場地,沒有昂貴的禮服。
鐘桂芳穿著一件普通的紅色連衣裙,李明宇則是一套不太合身的西裝。
來的客人很少,只有幾個真心的朋友和豬場的員工們。
鐘桂芳的女兒小芳沒有出現,她在電話里表示堅決反對這門婚事。
圍墻外,村里的人三三兩兩地張望,議論紛紛。
"聽說那小伙子是為了豬場才娶她的。"
"我看不像,你沒看見他照顧她的樣子嗎?"
儀式很簡單,李明宇平靜地說:
"桂芳,成為你的丈夫,是我深思熟慮的決定。無論前路如何,我都會履行我的承諾。"
鐘桂芳眼中含淚,只是輕輕點頭,沒有多言。
婚禮結束后,兩人一起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
夜深了,鐘桂芳坐在新房的床邊,手里緊張地攥著一個小藥瓶,心跳如鼓。
她知道,是時候告訴李明宇她藏了很久的秘密了。
門開了,李明宇走了進來,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終于安靜了。"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鐘桂芳滿臉忐忑的樣子。
"怎么了?"他在她身邊坐下,問道。
鐘桂芳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看著他的眼睛:
"小李,我...我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