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換季時節,噴嚏連天、鼻涕不止、皮膚瘙癢……這些過敏癥狀是否讓你苦不堪言?吃西藥怕副作用,打針又嫌麻煩?傳統中醫留下了許多“綠色療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壽崟帶大家解鎖中醫的九大“抗敏神器”,看看古人如何用智慧調理身體,輕松應對過敏。
針灸,堪稱身體的“交通警察”。中醫認為,過敏是身體“氣血不通”的信號。針灸就像一位高明的交通警察,用細針刺激特定穴位,如迎香穴、合谷穴,疏通經絡的“堵車”,調節免疫系統,讓過敏反應“剎車”。研究顯示,針灸不僅能緩解鼻塞、噴嚏,還能減少過敏“元兇”IgE蛋白(免疫球蛋白的一種類型)的作亂,尤其適合吃藥無效的朋友。
而艾灸,就像暖暖的“免疫充電寶”。艾草燃燒的香氣,是古人對抗過敏的秘密武器。艾灸通過溫熱穴位,如大椎穴,給身體“充電”,提升免疫力。“比如哮喘患者艾灸后,肺部炎癥因子減少,呼吸更順暢?!眽蹗曊f。
耳穴壓豆,是耳朵上的“抗敏開關”。耳朵雖小,卻藏著全身的“健康密碼”。在耳朵的肺、鼻區貼上一粒小磁珠或王不留行籽,輕輕按壓,能調節免疫系統,緩解過敏。研究還發現,耳穴壓豆能改善過敏患者的焦慮情緒,可謂“身心雙修”。
太極拳和八段錦,是慢動作的“消炎大師”。這些慢悠悠的動作配合深呼吸,能平衡神經、減少過敏炎癥因子。比如八段錦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就像給身體做“大掃除”,把過敏的“垃圾”通通排出。
另一個活動是氣功,它是意念驅動的“抗敏盾牌”。氣功講究“以意導氣”,通過調息和冥想,增強身體防御力。比如過敏性鼻炎患者練習氣功后,鼻癢和流涕明顯減少,其原理可能是調整了免疫細胞的“作戰策略”,讓它們不再“敵我不分”。
拔罐,是皮膚上的“吸塵器”。拔罐不僅治腰痛,還能對付過敏。罐子吸附在背部穴位,形成負壓,吸走體內的“濕熱毒”,促進抗炎因子釋放。過敏性皮炎患者拔罐后,皮膚紅斑和瘙癢會明顯減輕,仿佛給皮膚做了個“深層清潔”。
放血療法,是急性過敏的“消防員”。突然蕁麻疹發作,渾身紅腫瘙癢,中醫放血療法能緊急“滅火”,可快速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但是,壽崟特別提示:“要注意這個方法需要專業醫師操作,自己不要亂嘗試?!?/p>
對于過敏的兒童來說,推拿堪稱“哄睡神器”。中醫師通過揉按鼻旁的迎香穴、頭頂的百會穴,促進氣血流動,緩解鼻黏膜充血。臨床試驗發現,推拿后孩子不僅鼻子通了,連睡眠質量都蹭蹭上漲,堪稱“無痛版”抗敏妙招。
除了以上療法,食療和情志調節也至關重要。中醫說“藥食同源”,百合、山藥等食物能健脾潤肺,從根上改善過敏體質。壽崟補充說:“過敏體質的朋友,平時可多吃白色食物,如銀耳、梨,少吃海鮮、辛辣,配合適度運動,效果更佳?!贝送猓箲]也會加重過敏。聽聽音樂、練練冥想,讓心情放松,過敏自然“退退退”。
中醫抗過敏,治標更治本。通過調節免疫、疏通氣血,幫身體找回平衡,副作用少,適合長期調理。要注意的是,選擇療法前要咨詢專業醫師,不要盲目跟風。
記者:李天蔚
圖片:網絡圖
編輯:周加姚 沈莉娜
審核:周樣波 周正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