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對中國束手無策的時候,有消息稱美國其實還有兩種王牌沒出,于是找回自信的特朗普再次喊話中國,有件事情必須中國主動邁出那一步。
美國財長貝森特在上周曾回應過這么一個問題,即是否會讓中國公司退市。
當時貝森特是這么說的,“美國在與中方的貿易談判中,一切選項都在桌面上。”
什么都沒說,又像是什么都說了,其實貝森特就是想表達,美國的一切決定取決于中國的表現。
目前特朗普對付中國的主要手段就是關稅政策,但結果顯而易見,中國并不吃這一套。
隨后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手中其實還有兩張王牌尚未亮出,即中概股摘牌和禁止美資對華投資。
這兩件事,美國有透露過風聲,但并未把話說死,為的就是給中國留出時間考慮,并且采取行動找美國談一談。
摩根大通估算,如果那些中國企業和品牌被迫在美國退市,可能會被剔除出全球指數,進而導致大約110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大約805億元的被動資金流出。
現在特朗普手中還有多項工具可以逼迫中資企業退市,比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能下令交易所,將所有中國企業摘牌,或者是直接取消這些企業在美國市場的注冊資格。
這樣一來,這些中企在任何形勢下都無法進行交易,包括場外交易市場。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還可以要求SEC出臺最終規則,禁止使用可變利益實體結構。
可變利益實體結構是大部分中企在美國交易所上市使用的商業結構,此前特朗普已經公開對這一情況點名批評,可見特朗普朝這個領域下手只是時間問題。
也正是因此,原本被關稅政策打擊到的特朗普瞬間找到自信,喊話中國。
他強調自己愿意跟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是“球在中國這邊”,中方必須采取主動。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宣稱:“現在是中國需要與美國達成協議”,“是中國想要美國的消費者,要賺美國的錢”。
在他們說出這番話之前,咱們剛剛給了美國一個下馬威,中國航空公司已經暫停向美國公司采購飛機相關設備和零部件,拒收了波音公司的一項大訂單。
“關稅戰”發展到這一步,到底是誰是受傷最重,大家都看在眼里。
特朗普的對華關稅政策看看起來“穩準狠”,會在短期內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造成沖擊。
但長期來看,這極有可能會讓中國國內經濟更加強大,會加速中國的技術進步以及國內市場的融合。
說白了,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就跟“催化劑”差不多。我們還是那句話,不管特朗普接下來怎么做,“天都塌不了”,但這場“關稅游戲”我們不打算陪美國繼續玩下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