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英在毛主席身邊工作多年,然而,最后卻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1942 年,年輕的田家英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從侯方域說起》一文。毛澤東讀到這篇文章時,眼前頓時為之一亮。毛澤東十分欣賞田家英能夠在復雜的革命環境中另辟蹊徑。
1948 年 10 月,經胡喬木介紹,田家英正式來到毛澤東身邊,擔任秘書一職。
在黨內眾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中,總能看到田家英的身影。黨的八大開幕詞的起草任務落到田家英身上。接到任務后,田家英深知使命如山,他通宵達旦絲毫不敢有半分懈怠。他一頭扎進海量資料中。終于,經過一夜的艱苦奮戰,初稿誕生。
毛澤東仔細審閱后,對其大為贊賞,這份開幕詞在八大上一經宣讀,便贏得滿堂喝彩。
毛澤東與田家英,不僅在革命工作中志同道合,在詩詞文化領域也有著深厚的共同愛好。
毛澤東對古典詩詞的熱愛貫穿一生,田家英同樣在詩詞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1961 年 11 月 16 日清晨,忙碌了一夜的田家英剛剛準備休息,便接連收到機要員送來的毛澤東三封內容相同的信件。信中,毛澤東讓他查找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這兩句詩的出處。
田家英深知,毛澤東對詩詞極為嚴謹。憑借著對古詩詞的深厚積累,田家英沒費多大周折,便找到了這兩句詩出自明代高啟的《梅花》九詩之一,且判斷出這是婉約派的詩詞風格。他迅速將結果反饋給毛澤東,二人圍繞這兩句詩以及相關詩詞文化展開了一番深入探討。
此外,田家英對毛澤東詩詞的整理出版也貢獻巨大。在整理過程中,他仔細甄別每一首詩詞的創作時間、背景,對文字進行精心校對,確保能夠原汁原味地呈現毛澤東詩詞的魅力與內涵。
然而,田家英,這位曾長期在毛澤東身邊擔任秘書,為黨和國家的諸多關鍵事務傾盡全力的重要人物卻落得自殺的結局。
陳伯達,作為黨內的 “筆桿子” 之一,與田家英在工作上多有交集,然而兩人之間卻存在著難以化解的矛盾。陳伯達為人狡黠,慣于見風使舵,在政治立場上時常搖擺不定。而田家英為人正直,堅守原則底線,對陳伯達的一些行為極為不齒。
1966 年 5 月 22 日,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帶隊,戚本禹等人陪同,來到中南海永福堂田家英的住所,向他宣布了停職反省的決定。
在被停職后的幾天里,田家英陷入了極度的痛苦與迷茫之中。他反復回溯自己的人生歷程,從早年毅然投身革命,到成為毛澤東的秘書,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傾注了無數心血,最終卻落得這般下場。他望著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書籍、文件,心中滿是無奈與悲哀。
5 月 23 日上午,在永福堂的辦公室內,田家英在極度絕望之下,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 44 歲的生命。
田家英離世后,他的妻子董邊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了還原田家英的真實形象,為他洗清冤屈、恢復名譽,董邊毅然踏上四處奔走的征程。她不辭辛勞,積極主動地聯系田家英生前的同事、朋友,耐心傾聽他們與田家英共事時的點點滴滴,認真整理田家英在工作中撰寫的文件、報告以及私人信件等資料。
在這個過程中,董邊遭遇了重重困難與阻礙,當時特殊的政治環境致使許多人對提及田家英之事顧慮重重,不敢輕易與她交流。但董邊并未因此退縮,憑借堅定的意志,歷經多年艱辛,終于為田家英的平反積累了大量有力證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