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澆水可以為蔬菜的生長補充水分,也可以改變土壤中的氣液比,促進根系生長,同時可在高溫季節降低地溫,增加空氣濕度。但是,澆水時一定要把握好澆水的時間、水量等,避免損傷蔬菜。
不要數著日子澆水
很多菜農數著日子澆水,這是不科學的。何時澆水應取決于植株的長勢和土壤的干濕程度。
通過觀察蔬菜的葉片角度、柔韌度、平整度以及莖蔓的柔韌度等,判斷植株的水分供應情況。若缺水,葉片往往會表現出卷曲、萎蔫等情況。
土壤的干濕程度也是決定澆水與否的關鍵。一般的判斷方法是取地表5厘米以下的土壤,手握成團,自然下落后觀察土團破碎情況,若落地散開,最好不要再控水,而應該及時澆水,保證水分供應,以利于蔬菜正常生長。
澆水時間要拿捏好
澆水前,菜農要注意查看天氣預報。澆水選擇在晴天進行,且最好能保證澆水后有2天-3天的晴朗天氣,利于棚內濕氣的排出。
棚室澆水的水源基本都是地下水,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澆水最好選擇上午進行,此時水溫與地溫的溫差比較相近,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對根系的傷害,防止出現炸根現象。
水量大小要控制好
水量太小,易造成根系浮于地表,一旦管理不當,根系容易受傷;水量太大則會造成漚根。高溫季節澆水,應靈活調整澆水量。
對于長勢正常的植株,菜農可小水勤澆,保證水分供應。對于生長前期出現徒長的植株,要適當控水,促進根系深扎,平衡地上部與地下部的生長,可大小水結合進行。
對于剛定植的小苗,也要大小水結合進行,大水澆透促進發根,小水濕地皮降溫。
編輯丨吳榮美???
校版丨侯慶強???
審核丨王蘭坤
聲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報原創,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