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三晉銀齡行動”
銀齡志愿服務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在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有一支默默奉獻的隊伍,他們以愛和責任守護著每一位離退休職工及遺屬的幸福晚年。
這支隊伍由太鋼離退職工服務中心聯絡二站(以下簡稱“聯絡二站”)的21名服務人員組成,平均年齡60歲。他們的服務范圍廣泛,包括“一縣一區”(太原市陽曲縣、尖草坪區)、“六鎮六鄉”、8個街道、188個社區居委會,服務半徑延伸上百公里,服務對象多達8740名離退休職工和遺屬。
多年來,他們始終堅守“視老同志為父母”的服務理念,遵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優化于新”的工作方針,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成為老同志心中溫暖的“娘家人”。
01
告別垃圾場
擁抱新生活
自從搬進樓房,太鋼退休職工張廣忠(化名)的生活品質有了顯著提高:室內環境變得干凈整潔,每日三餐變得規律有序,衛生狀況也有了大幅改善。
變化的背后蘊藏著聯絡二站服務人員的不懈努力和無私奉獻。
說起搬家,不得不提及張廣忠曾經棲身的垃圾場。
2002年5月,張廣忠辦理了內退手續,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崗位。此后,他搬離了原本居住的太原市尖草坪區柏板鄉柏板村,在同一城區的古城街道安家。
然而,這個“家”卻顯得異常簡陋——一間搭建的平房,屋內光線昏暗,地面為黃土,房外堆放著不少垃圾。“你每月收入超過4000元,應該租個周圍環境好、屋內設施全的房子。”服務人員多次說服張廣忠,但是對方總是搖頭拒絕,理由是“需要攢錢娶媳婦”。
由于思想工作難以奏效,服務人員迅速調整了工作策略——他們翻閱檔案、檢索數據庫,設法聯系張廣忠的親屬。數據庫中的信息顯示,張廣忠的妹夫是太鋼的一名職工。
服務人員直接聯系張廣忠的妹夫,直截了當地問道:“張廣忠獨自居住在那樣的環境里,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影響。你們能不能幫幫他?”這次溝通之后,張廣忠的妹妹和妹夫承擔起了照顧他的責任。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張廣忠的親屬介入后不久,垃圾場突發火災。盡管最終化險為夷,但服務人員堅決反對張廣忠繼續在此居住。目前,太鋼正在進行濱河苑小區住房的分配工作,服務人員積極協調,幫張廣忠爭取到一套住房。從此,張廣忠的生活步入正軌。
盡管如此,服務人員依舊沒有減少對張廣忠的關懷,定期進行家訪,密切關注他的生活狀況,并鼓勵他積極治療疾病。
在服務人員的關愛與幫助下,張廣忠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
02
從孤獨到幸福的
晚年時光
步入古稀之年的張潤元(化名)迎來他的首次婚姻之前,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退休后,這位曾因缺血性腦卒中入院治療的老人,成了秦蓮娥的關懷對象。
秦蓮娥是聯絡二站的一名服務人員,她和隊員每天上午都要敲張潤元家的門,用問候和叮囑溫暖老人的心。每當夜幕降臨,她們會留意張潤元家的燈光是否亮起。若燈光未亮,她們就會上門探望,以確保老人安全。
某日,張潤元家的燈光未曾亮起。秦蓮娥敲門卻無人回應,于是邊四處尋找,邊聯系張潤元的親屬,這才得知老人住進了陽曲縣一家療養院。
過了兩個多月,療養院的工作人員突然致電秦蓮娥:“張潤元的療養服務費余額不足,沒有人為其續費。”原來,張潤元把工資卡交給了侄兒,可對方玩起了“失聯”,致使續費成了難題。
秦蓮娥幫張潤元補辦了工資卡,補交療養院的費用。
“我想回家。”張潤元的訴求成了壓在秦蓮娥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他此后的生活由誰照料?這個問題,要想找到一個圓滿的答案,秦蓮娥得征求張潤元的意見。“你幫我找個保姆吧!”張潤元告訴秦蓮娥。于是,秦蓮娥開始四處奔走,經過不懈努力,秦蓮娥為張潤元找到了一個可靠的保姆。
保姆悉心照料張潤元的飲食起居,陪張潤元聊天解悶,張潤元的晚年生活重新煥發了生機。秦蓮娥也時常前來探望,關注老人的生活狀況,確保他得到妥善的照顧。不到一年,張潤元與保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相互扶持,共度余生。
03
老年人的有力依靠
姜文軍(化名)非常信任聯絡二站。這種信任源于姜文軍對該站深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然而,這份過度的信任,卻讓多疑的姜文軍與子女的關系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姜文軍經常懷疑子女拿走了自己的物品,從而將電卡、水卡等重要物品交由聯絡二站的工作人員保管。
至今,聯絡二站站長孫玉英仍清晰地記得,某一天晚上,姜文軍讓她幫忙整理物品。她發現老人用繩子將抽屜里的所有物品綁得緊緊的。整理完畢,她把物品重新綁好,放回原地。
最讓孫玉英提心吊膽的事情,莫過于姜文軍突然失蹤。某日,姜文軍不知去向,孫玉英趕緊發動離退休職工沿著河道搜尋。他們從上午搜尋到下午,并未見到姜文軍的身影。心急如焚的孫玉英,擔心姜文軍遭遇了不測,一分鐘都不敢休息。離退休職工們也神情緊張,不愿放棄任何一絲希望。
就在他們幾乎絕望的時候,姜文軍自己回來了。“你去哪兒了?害得我們好找。”孫玉英的責備中帶著幾分焦急,眼中閃爍著淚光。姜文軍憨厚地笑了笑,說:“我想坐車回老家,可是工作人員不讓我上車,我只好回來了。”
這次事件之后,姜文軍的家人更加注意他的行蹤。孫玉英也更加關注這位老人的生活,時常給予他關心和幫助。
由于姜文軍的行為越來越怪異,他的子女與孫玉英商量后,決定將姜文軍送往位于太原市陽曲縣的一家療養院。家人盡管對此感到非常難過,但實屬無奈。
孫玉英與同事閑暇時就去看望這位老人,讓他感受到來自單位的溫暖。
目前,這支隊伍一年四季都奔波在為老服務的道路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溫暖的身影。他們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用愛點亮了離退休職工的幸福晚年。
他們是溫暖的傳遞者,是夕陽下最美的守護者,用責任與擔當書寫著為老服務的動人篇章。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對奉獻精神的最好詮釋,更是太鋼企業文化中一抹溫暖的亮色。
來源:智慧生活報 記者 梁耀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