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今年安慶市民政系統將繼續開展“十大行動”,涵蓋弱有所扶、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殘有所助、逝有所安等各項民生實事,不斷提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事務、社會治理工作水平。
“宜心共助”行動。著力強化兜底保障,用心服務困難群眾,優化社會救助行政文書和審核確認程序,落實居住地長期公示制度,暢通救助服務熱線。建立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長效機制,完善資金籌集辦法、規范申請救助流程、健全工作監督機制、引導凝聚愛心力量,實現互助社常態化穩定運行,讓困難群眾急有所紓、困有所扶。
銀發經濟“藍海”行動。推廣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模式,優化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功能,豐富居家養老服務站點配餐、助醫、娛樂等為老服務供給,建成世行第三批站點,打造一批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完成不少于10個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進一步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到2025年底全市完成66個農村幸福院建設。強化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到2025年底,全市培訓養老護理員不少于1079人次。積極推動社會適老化改造,開展養老領域以舊換新活動,豐富養老服務供給。推動認知癥障礙照護工作,推廣“+養老服務”新模式,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宜起養”照護行動。加強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堅持統籌兼顧,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納入服務類社會救助清單,加強政策和資源銜接整合,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皖美護童 宜童成長”兒童關愛服務行動。圍繞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流動兒童關愛服務,通過完善兒童福利機構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建設、優化基層兒童工作者隊伍、常態化開展關愛服務主題行動等舉措,切實推進安慶市兒童福利保障和關愛服務向專業化、規范化發展。
公益性公墓建設提升行動。強化民生導向,突出公益屬性,進一步提高安慶市公益性公墓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讓全市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和服務管理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村級公益性公墓持續補充完善;違規墓葬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殯葬設施專項規劃有序落地實施;節地生態葬式葬法進一步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公益性公墓莊重感、喪葬活動儀式感、殯葬文化認同感不斷提高。
“婚俗‘簡’幸福‘滿’”行動。通過開展系列活動,保護和弘揚傳統婚俗文化精髓,鼓勵具有強烈時代氣息的現代婚俗創新,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優勢,引導婚姻當事人自覺摒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舊俗陋習,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營造喜事新辦的社會風尚。
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專項行動。通過社會組織黨建引領能力提升、社會組織登記規范化建設、社會服務機構監管效能提升、社會組織行政執法能力提升等,全面完成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
慈善組織規范管理行動。堅持“當下治”與“管長遠”相結合,堅持“管得住才能發展好”的工作思路,強化問題導向,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以規范管理促健康發展,切實提高慈善事業公信力,凈化慈善生態,確保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宜地有名”之鄉村著名行動。進一步織密鄉村地名網,健全鄉村地名標志體系,傳承鄉村地名文化,深化鄉村地名信息服務,促進地名利農惠農。到2025年底,實現全市三分之一縣級政區達到基本建設目標,其余縣級政區完成率不低于80%。
民政規范化建設年行動。通過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強化自身能力建設,筑牢安全防線,全面提升市直民政系統規范化水平,確保職責履行更加有效、權力運行更加規范、制度建設更加完善。(安慶新聞網 全媒體記者 雷琳琳 通訊員 胡來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