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上馬,送一程,這是絕大多數中國富豪培養接班人的做法,簡單來說就是,趁著自己還有精力的時候,讓兒女先掌權,然后在實踐中一邊教一邊看,直到能徹底放手。
不過,也不是所有被扶上馬的接班人都能最終成功接班,也有還在培養中就被終止了的,比如上市公司洪匯新材的少掌門人項梁,4年前上馬的,如今卻要下馬了。
根據洪匯新材的公告,實控人項洪偉(項梁的父親)已經簽訂了出售控制權的協議,擬一次性轉讓29.99%的股權,把家族產業賣給無錫國資。
變現家業,落袋為安,這意味著,項洪偉已經放棄子承父業的接班人培養計劃了,而直接的原因,正是兒子無力接班。
項梁是2020年接過父親的權杖成為洪匯新材董事長的,而從2021年起,洪匯新材的凈資產收益率就大幅下滑,從15.91%降到了2023年的7.65%。
所謂凈資產收益率,體現的是掙錢的效率。
打個粗略的比方,給你和張三每人各10000塊錢做生意,如果你掙了2000塊,張三掙了1500塊,那么你的掙錢效率就比張三高。
與掙錢效率相對的就是資金利息,給你的10000塊錢不是白給的,是要付利息的,如果年利率15%,那么你支付完利息后實際就只賺了500塊。
而張三支付完利息后就等于白干了,也就是說,張三的掙錢效率不足,要掙錢必須進一步提升,而如果掙錢效率但凡再低一點,那就要虧錢了。
所以,凈資產收益率的趨勢變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一個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而具體到洪匯新材,凈資產收益率兩年就砍半了,這個惡化速度確實快得有點讓人猝不及防。
不管中醫還是西醫,人體上嚴重惡化的部分,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切掉,洪匯新材或許還沒到這個程度,但毫無疑問,賣掉是最保險的方式。
于是,項洪偉果斷變現。
當然,或許不能全怪項梁,但不管怎么說,不良變化是在項梁掌權期間出現的,無論刨去多少客觀因素,也無法抹掉項梁的主觀之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項梁很不像一個常規的“企二代”,在洪匯新材的高管名單里,項梁的高中學歷顯得尤為扎眼。
公開信息顯示,項梁曾在美國圣莫尼卡學院讀過書,但嚴格說來,圣莫妮卡學院不能稱之為大學。
根據網上資料來看,圣莫尼卡學院是美國的公立預科高中學校,主要招收的就是沒考上大學的學生。
通過在這個學校學習兩年后,如果學業完成情況合格的,就可以轉學到正兒八經的四年制大學去繼續讀,然后拿本科文憑。
而即使沒能成功轉學的學生,只要正常完成了兩年的學業,也可以獲得“副學士”的學位,放在中國,美國的副學士就相當于大專。
很顯然,項梁可能連這個大專文憑也沒拿到,而之后也沒有再對繼續接受教育做嘗試和努力,于是,至今仍是高中學歷。
如果是60、70年代及以前的人,那是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而項梁是1991年生人,又有優厚的家庭經濟背景,高中學歷確實太不同尋常了,連父親項洪偉都有大專學歷。
倒不是說大學學歷就一定怎么樣,但至少從概率來說,在如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高學歷的企業主顯然更容易成功。
洪匯新材主營氯醋樹脂,一種廣泛應用于油墨、涂料、粘合劑的化工材料。
這個行業看似門檻不高,其實很需要技術背景,尤其對于掌舵者,就算不是技術出身,也需要有能夠快速掌握相關技術的知識水平。
最重要的是,這同時也是一個技術更新相當快的行當,掌舵者要是不具備靈敏的戰略嗅覺,就很容易走錯道,從而被行業所淘汰。
創始人項洪偉就是化工行業的老技術員,洪匯新材的今天,就是他當年及時聞到了行業機會的氣息,帶著家人一手打下的。
項洪偉是無錫人,16歲就開始在無錫當地的工廠里干活,20歲就進入了樹脂車間從普通工人一路干到班長、車間主任。
1995年,28歲的項洪偉已經是樹脂分廠的廠長了,自己生產、銷售、研發一手抓,把整個行業鏈條摸得一清二楚。
應該說,上個世紀80、90年代,國內氯醋樹脂這種材料還主要靠進口,由國際化工巨頭如陶氏化學、瓦克化學等供應。
但由于價格偏貴,產業鏈對于國產替代的需求非常強烈,于是到了90年代末,國產自主研發的化工廠就開始逐漸搶奪進口廠商的生意了。
洪匯新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如前所受,項洪偉什么資源都有了,缺的只是個下海決心的問題。
2001年,在家人的一致支持下,項洪偉和妹夫孫建軍湊了50萬,注冊了洪匯新材的前身,無錫洪匯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的時機也很好,中國剛入WTO,不但可以在國內替代進口,還能出海以巨大的價格優勢搶奪國際市場。
就這樣,洪匯新材一步步在行業站穩腳跟,并成為國內行業龍頭之一,于2016年成功登陸深交所。
上市之后,洪匯新材營收和利潤都穩步增長,雖然幅度不大,但走得很穩,到2020年,營收穩定在5億,凈利潤穩定在8000-9000萬。
于是,還不到60歲的項洪偉把董事長之位傳給了兒子項梁,提前啟動了接班人培養計劃。
然而,正如前面所說,項梁鎮不住場子,洪匯新材的掙錢效率急速下滑,使得項洪偉又不得不提前放棄了計劃,緊急尋找接盤人落袋為安。
其實,早在無錫國資之前,項洪偉2023年就曾和蘇州老板施某談過同樣的交易,也是出售29.99%的股權給對方,可惜出了意外終止了。
不過,如今無錫國資的出價還比上一個接盤人更高,溢價了30%,總交易價9億,可謂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其實,在轉讓控制權之前,項洪偉就已在二級市場墊過底了,前后減持了約1億。
兒子接班,未來難料,套現10億,心中不慌,這是項洪偉權衡之后的理性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