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意外!
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落下帷幕,在全程約21公里的賽道上,20支機器人隊伍爭相比拼。
關鍵的是,本次比賽路線地形復雜,包括上下坡、坑洼、石子等路面環境,全方面的考驗著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控制和協調等能力。
這次比賽,代表著目前人形機器人的最好性能,也預示著商業化量產的到來。
可令人意外的是,奪得此次比賽冠軍的是國創中心的“天工”機器人,最高配速12km/h,實現了高精度關節協調控制,并采用風冷散熱技術,一舉成為賽場的焦點。
而領益智造,也一舉成為了“天工”機器人背后最大的贏家!
這是因為,近期,領益智造和國創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將為國創中心提供優質的硬件服務,并為國創中心在人形機器人訓練、測試、數據等領域開放應用場景,二者可謂是深度合作。
目前,領益智造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擁有伺服電機、減速器、運動控制器等核心技術,并且已經給客戶提供頭部總成、靈巧手總成、四肢總成等核心硬件,技術實力強悍。
此次,國創中心的“天工”機器人超高性能的展示,有望帶動其產品以及整個產業的快速商業化量產,領益智造有望深度受益,算是押中了機器人的核心。
數據顯示,全球人形機器人即將進入黃金期,2023-2028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從22億美元激增到206億美元,年復合增速高達60%,復制下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成長路徑。當然,這也是像兆威機電、雙林股份、三花智控等積極布局機器人的內在邏輯。
這其中,領益智造憑借和國創中心的深度合作,確保了機器人領域的先發優勢,并且公司和漢森、智元、Figure AI等機器人龍頭合作已久,未來有望實現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類似當年的寧德時代、拓普集團、片仔癀等。
那么,我們不禁好奇,領益智造是如何做到的?
公司能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進展如此迅猛,技術如此強悍,得益于兩方面;
第一,全面深度擁抱AI。
領益智造作為全球最大的精密部件龍頭之一,一直深耕消費電子領域。并且公司客戶覆蓋了蘋果、華為、小米等主流消費電子大廠,產品涵蓋了智能手機、VR、服務器等領域。
而這些地方正是目前AI端側應用的核心領域,這導致領益智造一舉成為了AI硬件核心龍頭。營收結構數據顯示,領益智造AI端側類業務,在2024年營收占比超過了90%。
這導致,領益智造,在精密部件領域,積累了很深的技術壁壘,比如高速精密沖壓技術、CNC智能車間等。
而人形機器人其實還是消費電子的一種,同時也是AI端側應用的核心分支,和領益智造的技術具有同源性。公司自2009年開始深耕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已經具備了很深的技術積累,能快速的平移到人形機器人身上。
第二,強悍的研發。
領益智造技術壁壘的構筑,還是得益于其強悍的研發投入。
數據顯示,2020年到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占比維持在6%附近,超越歌爾股份、東山精密、立訊精密等同類型公司,可見其研發的突出。
更為關鍵的是,如果再深入下去,我們發現領益智造2024年研發投入近20億元,并且基本上全部費用化了,這充分顯示了公司對研發的信心和決心。
所以,深耕細分領域構筑的技術壁壘,疊加持續高昂的研發,讓領益智造快速構筑了人行了機器人領域的先發優勢。
那么,領益智造只寄希望于人形機器人了么?
顯然不是,公司作為AI硬件巨頭,正充分享受AI端側紅利,人形機器人只是其中之一。
1、AI服務器。
人工智能的爆發,帶來了算力需求的激增,進而帶動了AI服務器需求的攀升。
數據顯示,2024年AI服務器市場規模高達2050億美元,而2025年AI服務器細市場規模將一舉超越30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服務器核心價值需求領域。而我國2025年AI服務器出貨量有望突破50萬臺,增速迅猛。
而AI服務器性能的大幅提升,帶來了更高的能耗,同樣也需要更強的散熱系統和電源管理系統。
在散熱領域,除了風冷、液冷,VC均熱板技術也是目前一個新的散熱技術,當前正處于加速滲透階段。預計,2025年VC均熱板市場規模將達到10億美元,也是細分高成長賽道。
在這一領域,領益智造核心產品涵蓋均熱板、熱管、服務器散熱模組等關鍵組件。公司的超薄均熱板及散熱解決方案已實現量產出貨。公司新研發的高階散熱產品——多軸腔體散熱元件(Big MAC),相較于其它AI服務器散熱產品,有更強的散熱性能。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熱管理相關收入超40億元,開始放量。
2、AI眼鏡。
當前,AI眼鏡正成為AI端側應用的一個重磅領域,像Rokid、雷鳥創新、閃電科技等品牌已經發布了智能眼鏡產品,而三星、華為等也開始積極布局AI眼鏡,類似當年無線耳機高速成長的邏輯,行業有望走出像漫步者、歌爾股份等公司。
從市場數據看,全球AI眼鏡的出貨量有望從2024年的200萬副激增到2030年的8000萬副,年復合增速超100%。
在這一領域,領益智造深耕很久,公司一直專注AR、VR、MR和AI眼鏡等智能穿戴設備的核心硬件,目前相關產品已經供貨主流AI眼鏡大廠。
可喜的是,公司深耕AI,業績端已經開始明顯回暖。
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領益智造實現營收442.1億,同比大增29.6%;實現凈利潤17.5億元,同比下滑14.5%,盡管還處于下滑狀態,但季度已經明顯改善,其中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3.5億,同比大增92.2%。
所以,深耕疊加技術壁壘,讓領益智造成為了人形機器人的先發優勢企業,并且在AI浪潮下,公司還能充分享受AI眼睛、折疊屏等細分領域的紅利,進一步增強了公司成長的確定性。
以上分析不構成具體買賣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