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數論理論體系一些問題的說明002
本文接著上一篇文章繼續談。
2、關于奇數和偶數正確的數學式的表示問題。
網上只要一查“奇數偶數”,這種不讀責任的說法到處都是,幾乎就是泛濫成災了。
“奇數可以用2K+1(K是整數)表示,偶數用2K表示。”
我多次在網上查來源和最早的出處,“百度搜索”或AI告訴我:
“沒有來源,公認俗成,大家就這樣表示。”
“來源權威資料。”問是哪些權威資料?它不回答了。
最要命的一次是,它說:“最早來源于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這個回答立馬把我嚇尿了!如果兩千多年前的歐幾里得能用2K+1表示奇數,就不會有今天我們這么多所謂的“數論”研究了。
我知道如果真是這樣,歐幾里得就有了“正整數空間的概念”,數論就和他的《幾何原本》一樣了,自然數就成了用“初等的方法研究”了。那后來也就不會讓高斯、歐拉等等那些大數學家們費力氣的研究數論了。
繼續問百度搜索:“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里面有沒有用2K+1表示奇數?”
它回答了許許多多,結果是“根本就沒有”!
所以使用AI和“搜索”也要慎重。
其實用等差數列2K+1(K為整數)和用2K表示偶數,在沒有確定“正整數空間”的前提下,是嚴重錯誤的,是不符合數學邏輯的,是誤人子弟。我向有關部門多次反映也沒結果。這些人也太不負責了,沒有一點社會責任感。
為什么是錯誤的?請看我有關文章,在這里就不占用版面了。
本質是他們剽竊,但是抄文章都沒有理解,剽竊都不會抄完。就這么蠢!
3、關于網上一些人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和證明“孿生素數對猜想”盜用“正整數空間”的概念問題。
要證明這兩個猜想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2N+A空間里的奇數數列2N+1和偶數數列2N+2 (可以變形成其它形式而維數2不能變)。但是前提是必須注明是在“正整數空間”2N+A里面,使用兩個等差數列表示全部正整數,從而封閉其它數列不能進入,這時所有的數才會有一個固定的位置N。但是他們不敢這樣使用,就是對數學思想的剽竊。
我對文章進行了舉報,沒有處理他們反而我的文章不見了。
第三,關于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里面的幾個概念
在這里我就簡單的講,前提上你們看過我的文章《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終極版》。
空間表格如下
在研究數論時,選定了空間后做這種表格很重要。
確定使用“正整數空間”的2N+A空間,這個空間用2N+1奇數數列表示全部奇數,其中包括除2以外的全部素數。用數列2N+2表示正整數中的全部偶數。
我們就會看到全部偶數都是奇數的兩個數的收尾相加,隨著數字的增大,相加數對的數量是這個偶數的一半(近似表示)。
我們看到其中就有素數對。
隨著項數N的增大,素數所占的百分比在降低,也就是密度在降低,但是素數的總數是增加的,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是“減少”和趨近于零。他們是受x/LNx的影響。這個定理是有局限性的,我們不要使用。
也就是說隨著偶數的增大,素數也是增多的,而兩兩相交的素數對的趨勢是增大,僅僅是速度變慢了,而不是減少,趨近零或沒有兩個素數相加。
今天講到這里,下次見。
下次我們講素數對的產生原因,比如數差為2、4、6、8……,還有素數級數為何有無窮多?
再有就是“黎曼猜想”就是尋找素數在自然數里面分布規律的,如果有簡單的方法可以找到這個規律,為么非要用復雜的方法去尋找?甚至可能今后幾百年都解決不了的“黎曼猜想”(甚至永遠都解決不了)去解決素數的分布規律?這些人不是沽名釣譽和騙子嗎?
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