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場硝煙未散,人工智能開始接替人類思考,特朗普2.0可能重寫世界規則,“躺不平卷不動”成為集體困境……當“不確定”成為全球年輕人的最大公約數,如何在亂局中抽絲剝繭,觸摸時代密碼?如何在風暴中穩住自我,保持“人間清醒”。。。
媒體人解飛
精英引領的閱讀平臺
作者|大象新聞
俄烏戰場硝煙未散,人工智能開始接替人類思考,特朗普2.0可能重寫世界規則,“躺不平卷不動”成為集體困境……當“不確定”成為全球年輕人的最大公約數,如何在亂局中抽絲剝繭,觸摸時代密碼?如何在風暴中穩住自我,保持“人間清醒”?
他是橫跨亞歐的時政解碼者,集熱搜體質、硬核觀點于一體。從鳳凰衛視到全網千萬粉絲,他擅長以“剝洋蔥式”邏輯拆解議題,把復雜國際關系燉成年輕人秒懂的“知識麻辣燙”。《大象會客廳》專訪著名時政評論員、香港全球化中心創始人邱震海。
世界的根本邏輯發生了變化
邱震海:我們第一次見面什么時候?
解飛:我覺得是2014年 2015年那時候,覺不覺得時過境遷,在經歷兩個世界?那個時候您也做很多這方面的節目,包括您的書當中也做了很多對未來的預測,您覺得當年預測的對了嗎?或者說有什么事兒是您完全想不到的?
邱 震 海 :先說什么事想不到的,AI來得如此之快,想不到,然后美國會搞得如此之亂,想不到。特朗普現在班師回朝、梅開二度,頭100天還沒過去,已經天翻地覆了。我今天中午剛剛跟美國方面的一個人一起吃飯,他們現在是整個的人心惶惶,他說是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兒,你下個禮拜你能不能見到我也未知。當然也沒想到中美關系會那么復雜。但是什么東西預測到了,我在2015年,就是整整10年之前出了一本書叫《迫在眉睫》,副標題是說中國周邊危機的內幕突變。
解飛:那本書我看了,當中其實談到了很多風險,到了今天好像很多東西都在變。
邱震海:當時做了一個預判,就是中美戰略沖突將在10年內爆發。當時大家還不太相信,其實你到2018年2019年就已經發現了,2018年是特朗普打貿易戰,很多人說可能2018年是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這句話特別有名。
現在回過頭來一看,貿易戰是個小case,現在打的是全方位的,最主要的是這世界的根本邏輯發生了變化,根本邏輯最底層是科技,尤其這幾個月DeepSeek來了以后,對我們的沖擊遠遠超過過去若干年移動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喜悅和欣喜。
科技發展得越快,貧富不均,各種差異就越大,社會矛盾就越復雜。國家主權還有人類的治理結構都在遇到根本上的挑戰,像特朗普上臺,我倒希望他是通過賄賂上去,還有理由把他拉下臺。
解飛:問題就在于他是通過合理的正當程序上去的。
邱震海:程序正確那就問題更大,說明社會撕裂了。第二任期顯然科技的巨頭們全都一股腦地支持他。
解飛:按道理來說,他的受眾不應該是精英人群。
邱震海:對,他應該是民粹,應該是底下的老百姓,對吧?所以他的第二任期其實反映的美國社會的或者西方社會的生存結構的問題更加深刻。這個我們不要去怪特朗普,而要去看為什么美的社會基礎會如此撕裂,問題會傳導,科技的問題傳導到經濟,經濟到社會,社會慢慢上升,到最上層就是到治理結構出了問題。
解飛:我們看到現在俄烏之間,包括美國和烏克蘭、美國和俄羅斯一直在談,眼前有一定進展,但是進展似乎不如人們的預期,也不如特朗普自己的預期。您對和平前景怎么看?
邱震海:我覺得美俄之間的或者俄烏之間的這場談判,其實已經不是俄烏了,是美俄烏了,最主要是美國了,烏克蘭只是中間一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呼之欲出,這里面最主要是美俄關系的改善或者美俄的接近。戰國有七雄,未來可能是一個“新戰國時代”,有4.5雄。美肯定有,俄、中,還有歐盟。最近有沒有發現英國的作用非常重要,當然我不認為英國會發揮很大的作用,所以我戲稱4.5雄。
那么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俄羅斯到底會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他跟美國之間會走到什么程度?我們中國人說“天時地利人和”,現在這個天時正在發生變化。所以我最近一直說,我們要低調低調再低調,先不要出聲,靜觀其變,然后在這個過程當中合適地尋找到中國的位置。
解飛:一個呼之欲出的世界,一個新的秩序,到底是和普京的決定相關,還是說和特朗普的上臺關系更大?
邱震海:從本質上來說,肯定是世界的根本邏輯的變化,才能夠導致那些像普京和特朗普的上臺,尤其特朗普。他通過美國內部的民主程序上臺,如果他的社會基礎依然撕裂的話,那就會出現一個李朗普、張朗普、王朗普,像特朗普一樣的民粹主義的政治家,都有可能。
但是當這樣的情況出現以后,我的一個推理是未來的世界可能會去價值觀、去價值化,純戰略利益化。所以,所有的這些在特朗普時代,如果運作得好,策略性運作得好,可能未來世界會有一個幾十年,只要不發生戰爭,就像200年前一樣,會是一個戰國稱雄,但是斗而不破的時代。
解飛:很多人可能會憂心忡忡,認為在特朗普上臺以后,不用價值觀去判斷的話,就會造成很多的不確定性。
邱震海:它背后其實最底層邏輯是科技不斷在發展。人工智能真正開始應該是2023年2024年,所以其實現在美國社會出現了撕裂,才是真正撕裂的口更加張開的時候,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把特朗普、馬斯克這批人稱為“危險的能干者”。他們是一批價值觀極其危險,但是工作方法極其能干,能解決問題的人。我把拜登包括德國的朔爾茨,稱為“正確的無能者”,價值觀都對,但是就是不解決問題,老百姓就把你選下去。
過去4輪科技革命都是縮短時間、縮短距離,提高效率擠出來的水分全都變成了財富。但是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財富分配不公,于是社會矛盾,對內革命、對外戰爭就越激烈。但這一輪人工智能不一樣,人工智能是對人生命的顛覆,是對生命本質的改變。
我們目前的人工智能還很好玩,但是下一步它就會顛覆掉很多工作崗位,顛覆掉很多行業。人工智能第二階段未來10年就會發生,大概率就在2030年到2035年就會發生。
別讓AI把你變成多余
獨到視角、硬核觀點,源自邱震海跨界狂飆的人生經歷。上世紀90年代在德國圖賓根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后,他轉身闖入傳媒戰場:靠著深刻的洞察力和跨文化視角,用三十年解鎖了電臺、電視、報紙、雜志、新媒體的全地圖通關成就。當傳統媒體還在焦慮轉型時,他又轉身創辦香港全球化中心。憑借豐富的學識和經歷,他總能在“風暴”來臨前按下“警報器”。
邱震海:我在10年前就提出,第一永遠不要低估科技的威力和魔力。第二永遠不要高估人類的智慧。智能跟智慧是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什么叫智能?就是說我要攻城略地,我要打仗,過去冷兵器,現在熱兵器,后來是核武器,一步一步升級,這叫智能。
但是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以前《孫子兵法》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是如果我們人類把智慧也讓渡給人工智能的話,我相信人工智能有一天不加掌控,它的智慧也會超過人類,所以如果人類沒有哲學思維,僅僅是科學狂熱或者科學主義思維的話,其實很危險。
這里面最主要是媒體很重要,所以河南衛視就很重要,大象新聞就很重要。大眾媒體其實更能夠讓一個社會成熟,啟發越來越多的人思考。
解飛:你看幾千年前中國也誕生了孔子、老子,西方也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按說應該今天人們的知識會更多,可為什么反而會覺得思想家、哲學家或者說是能夠觸及靈魂的思想誕生的越來越少?
邱震海:我們中國的家長老是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把他每一分鐘都占滿,怕孩子一天到晚沒事干。孩子無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學的越多,腦子塞的越多,他越不會思考。放空,然后才能觸及到問題的本質。大腦累了以后,它就不能進入到深度思考。
比如說我們為什么要鍛煉身體,前面有個公共汽車,你要去追趕的時候,體能不好的人,公共汽車走就讓它走吧,反正我也追不上,肌肉就不想讓你動起來。如果天天鍛煉的人,跑幾步,砰砰砰就跑過去了。體能如此,智能也是一樣。大部分的智能是在這個地方用不上的,但你不要去干擾它,你要不斷地給它加深。
所以我非常鼓勵大家少刷點手機,讓你的頭腦清空一下,多增加你的潛層智能,人工智能來了,我們以后大量需要調動的是這一部分。
解飛:張效宇先生他講過一個觀點: AI時代到來以后,學校所教授的一切都將失去意義。因為這種知識其實你不用再去死記硬背了,有一個芯片植入到大腦以后,這些知識想要多少都是可及的。那么大學的教育往哪個方向走,我們的教育體系往哪個方向走?
邱震海:我在30年前就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讓人博學,而是讓人聰明。當然這個聰明就指要有創意,要培養一批有創造力的人才,他能做0到1的事情。所以從這意義上說,至少我們的教育還有很多改良的空間。
我們以前的教育就是什么,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全忘記。但人工智能來了以后,你就會發現真的有問題了,越平庸的人越麻煩。如果大部分的學生有批判性思維,能夠直面問題的真理,挑戰老師,挑戰老師不是挑戰你的權威,是挑戰你的觀點,背后的邏輯。
這是下一步教育大有作為的地方。從小學教育開始,從幼兒園教育開始,到大學教育已經晚了。所以教育要面臨一個全方位的轉型,這就是我們說為什么要搞多學科的跨學科,徹底融進去,表面上你是個科學家,但其實你又是個文學家,這種思維融在一起,誕生一個新的東西。
找準機會,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科技讓我們更強大,也讓世界更復雜。或許就像1859年狄更斯在《雙城記》里寫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希望的春天,也是一個絕望的冬天。”是奮斗還是躺平?是“穩就業”還是“搏風口”?當不穩定成為時代的另一種常態,我們該如何從容應對?
解飛:今天的年輕人會壓力很大,你會同情他們嗎?
邱震海:我們這一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一代大學生,被稱為是“頹廢的一代”,現在怎么樣?人類3000年歷史、4000年歷史永遠是往前走的,永遠是后一代比前一代好。所以現在尤其對男孩子也不要去指責他們。現在樓價那么高,你讓年輕人去買個樓,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還有一個現象跟我們當時不同的,我們當時是沒有退路,現在年輕人是有退路的。你話沒說完,他說那我就不干了,他們永遠相信下份工作一定比這份工作更好。社會轉的面也多了,國家發展了,這也是好事,他永遠不怕。
解飛:網友說卷不動又躺不平,您給這種“45度人生”支什么招?
邱震海:還是要站起來,既然是躺不平,你躺著干嘛,45度躺著很累的,腰椎都要出毛病的,站起來。還是要相信自己,勇于創新,勇于擁抱所有的一切,然后改掉年輕人現在由于富裕而誕生的一些惰性。
解飛:請用一句話給年輕人建議。
邱震海:讓自己的內心回歸到一種平靜的狀態,多一點深度思考。只有沉到世界的最深處,才能站到世界的最高處。
解飛:未來5年AI會取代多少工作崗位,哪些職業是安全區?
邱震海:情緒價值、思想價值可能是安全區,其他的都不安全。
解飛:普通人需要怎么去提前布局?
邱震海:我覺得還是要緊盯現在 AI大趨勢,在未來5年可能會改變你的職業、改變你的生活,會改變我們社會治理方式的方方面面。要高度關注機會,現在是找準機會,比盲目努力更重要。過去是雷軍說的,找到風口豬也會飛。
解飛:AI是不是下一個風口?
邱震海:可能兩年以后就不是了,目前這個階段誰會使用AI,誰就能占上風。當然從另外意義上說,你多用一次AI,如果你再不改進的話,不讓你自己升級的話,你就在讓自己變成多余的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所以未來我們要做AI的主人的,大創意還是你來,我們永遠領著AI走。
敬請關注
媒體人解飛微信視頻號
打開看世界的窗口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已做版權保護,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公眾號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侵者必究。
精英引領的閱讀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