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中,唐僧每到一個國家,都要去倒換通關文牒,這是為了向唐太宗證明,自己確實走到了這里。
除此之外,通關文牒還能讓唐僧在取經路上的各個國家暢通無阻,基本上沒人敢攔住他,如果不是為了蓋上各個國家的大印,唐僧完全不用去見各國的國王……
真相在背面
唐僧那通關文牒上到底寫了啥?其實在西游記原著之中,已經給出了詳細的描述,但是這描述卻不在開頭,在一個很巧妙的地方。
這地方妙就妙在,如果不說,一般人想不起來,如果說了,馬上就能想明白。這通關文牒的具體內容,就在“真假美猴王”那里。
在老版電視劇中,并沒有“真假美猴王”這一難,人們感到十分可惜,幸好在2000年的時候,又拍了一部《西游記續集》,彌補了這一遺憾。
而在拍攝這一章節時,電視劇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原著中的情節。
事情的起因,就是一群劫匪搶劫。之前唐僧他們遇上了一伙劫匪,孫悟空將他們都打殺了,唐僧覺得孫悟空又做錯了,在孫悟空耳邊絮絮叨叨,把孫悟空弄得有些生氣。
唐僧把那幾個劫匪安葬之后,又給他們念經超度。
唐僧念經的時候,還在絮叨此事,而且他還將所有罪責都推到了孫悟空身上,那幾個劫匪反倒成了英雄好漢,這更是讓孫悟空有些惱火。
經此一事,師徒四人之間產生了矛盾,“孫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背非。”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一處人家,這家人姓楊,只有兩位老人以及孤兒寡母在家。唐僧是個好事的人,他偏要問問老人的兒子去哪了。
老人只好說出實情,說自己的兒子去當了土匪。唐僧一聽,頓時有點心虛,不敢再言語了。
孫悟空倒是不在意,他還在那大大咧咧地跟楊老漢說:“你要這樣的兒子有什么用?只能是害了別人,連累自己,要不我把他抓回來,把他殺了吧!”
楊老漢并沒有生氣,他跟唐僧幾人坦白,自己其實也有除掉這個兒子的想法,可是他就這么一個兒子,還靠他給自己下葬。
眾人本以為楊老漢的兒子已經被孫悟空殺了,但其實孫悟空還是發了善心的,并沒有把那伙劫匪趕盡殺絕,還是放走了一兩個,而逃走的正是楊老漢的兒子。
老漢的兒子帶兄弟們回家,從妻子口中得知了唐僧的下落,便準備殺了唐僧幾人為老大報仇。
楊老漢在送飯的時候,聽到了他們在謀劃此事,于是便把唐僧幾人從后院送了出去。
但是那幫匪徒窮追不舍,非要送命,孫悟空也不慣著他們,直接就把他們全殺了。
而且他還故意找出了楊老漢的兒子,拿著他的首級,過去給唐僧看。
看到這個人頭,唐僧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會念緊箍咒,念了十幾遍,孫悟空實在受不了了,只好向唐僧求饒。
唐僧毫不心軟,非要讓悟空離開,悟空剛飛起來,想了想自己無處可去,只好又回去找師傅認錯,誰知對方根本不留情面,連著念了二十遍的緊箍咒。
這一念,孫悟空實在受不了,疼得他趕緊離開了。他沒有回花果山,而是委屈地去找觀音菩薩告狀。
“行者望見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涌,放聲大哭”,觀音見孫悟空委屈成這個樣子,急忙讓惠岸和善財把孫悟空扶起來,問他發生了什么事。
孫悟空在這邊訴苦,唐僧在那邊受苦,豬八戒和沙僧只會擠兌人,一點真本事沒有。
唐僧說自己又渴又餓,讓豬八戒去化緣,豬八戒飛到云頭一看,看不到一戶人家,找了半天才看見一家人,卻也只討得一點鍋底剩飯。
帶著飯回來之后,又沒東西打水了,只好把這點剩飯全倒在沙僧的衣服上,讓他用衣服兜著,然后又去打了水來。
兩人忙活半天,殊不知六耳獼猴已經把唐僧打倒,帶著行李飛回花果山了。等八戒沙僧回來之后,這才看見趴在地上的唐僧。
幾人只好帶著唐僧去借宿,為了拿回行李,唐僧又把沙僧派去討回行李。
等沙僧到了花果山,六耳獼猴正在水簾洞里拿著通關文牒朗讀,借著六耳獼猴的嘴,唐僧這通關文牒的內容才正式出現。
當時六耳獼猴正打算著自己組建一個隊伍,去西天取經,他以為只要有這幾個人就夠了。
雖然六耳獼猴的變化很厲害,但是他可不覺得自己的變化能騙過如來佛祖。
六耳獼猴認為,是誰取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經給取回來。
因此,他只需要把四個人帶齊,把通關文牒拿好,就能替代唐僧一行人。
可惜,他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而且是大錯特錯。取經固然重要,取經人更重要,不是想換就換的。
取經路上的東西,并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其背后的東西,通關文牒也是一樣。
情真意切,實力說話
仔細看唐太宗寫的這段話,那真是情真意切,尤其是最后那句“倘過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施行”,已經是近乎懇求。
但如果這話不是唐王李世民說的呢?如果是哪個小國的國王說的這些話,還會有這樣的效力嗎?那肯定是沒有的。
六耳獼猴只學來了孫悟空的皮囊,并沒有學到內在;就算是其他國家的國王寫這樣的話,也不具有這樣的效力。
吳承恩為什么要把通關文牒的內容讓六耳獼猴說出來,其寓意就是:取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誰來取經。當然不是說取經真的不重要。
而對于唐王李世民來說,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寫的,當然也不是說就讓李世民寫“放行”兩個字就夠了。
唐王李世民的名氣之所以能威震整個亞洲,是因為當時的唐朝極為開放,只要有錢,誰都能來長安生活,外國人入境,中國人出境,都很方便。
當時的長安是一座國際大都市,哪里來的人都有,甚至比現代的都市還要熱鬧。
當時沒有網絡,信息傳播的渠道很少,只能是靠著人們的口口相傳。
因此,人們口中的大唐,會越來越厲害,因此一些西方小國打聽到的大唐,是已經被神化了的大唐。
而那些來來往往的商人,也必須抬高大唐的地位,進而抬高自己的價格。
因此,只要是聽說過大唐的國家,聽到的消息必然十分驚人,在他們的印象中,大唐可是一個強大無比的國家。而唐王李世民更是一個厲害人物。
唐僧本來就氣度不凡,再加上如來佛祖親賜的禪杖、袈裟,就算是普通人,也能看出他們身上的特別之處。
如果唐僧再拿出通關文牒,上面有唐王親筆書寫的文字,還有唐王大印,這些西域的國家就更不敢為難他們了,一定會輕松給他們放行的。
而且不光有唐王大印,隨著旅途的進行,那上面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的大印,就連傳說中的西涼女國都有。
如果其他國家都放行了,偏偏你攔著不讓走,這不是故意和唐王過不去嗎?到時候真的把唐王招惹來了,這個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