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當“哐當”的關門聲遇上一雙倔強伸出的腿,深圳北站的站臺瞬間淪為荒誕劇場。4月18日,D2404次列車前,女子用身體當杠桿,試圖撬動整個鐵路系統的精密齒輪。盡管列車最終準點開出,這場鬧劇卻撕開了文明社會的遮羞布——原來,在某些人眼中,公共規則不過是可以隨意揉捏的橡皮泥,而“利己主義”早已變異成吞噬秩序的怪獸。
有人慶幸“沒造成晚點”,這恰恰暴露了更深的認知危機。鐵路運行時刻表的精確性,堪比瑞士鐘表的齒輪咬合,每趟列車的分秒調度都牽系著龐大交通網絡的神經。女子腳下阻攔的不僅是車門,更是整個社會契約的尊嚴。試想,若每個遲到者都效仿這種“暴力等待”,若每趟列車都成為“等人專列”,那么鐵路系統將淪為無序的泥潭,準時、高效的現代交通神話將徹底破滅。更可怕的是,當規則在“未造成后果”的僥幸中不斷退讓,公眾對法律的敬畏也會如退潮般消逝,最終反噬每個人的生活。
這場鬧劇并非孤例,而是病態利己主義的冰山一角。從霸座者將他人座位據為己有,到廣場舞大媽在醫院急救通道旁震天響地舞動,再到游客為拍“大片”擅自踏入保護區驚擾野生動物……這些人將公共空間視為私人領地,把個人便利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他們看似在爭取“特殊待遇”,實則在摧毀文明社會的基石。正如社會學家所言:“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在于它培養了多少精英,而在于它如何對待每一個規則的遵守者與破壞者?!碑斊茐囊巹t的成本過低,當“法不責眾”的心理蔓延,公共秩序必將陷入“破窗效應”的惡性循環。
究其根源,這種病態利己主義的滋生,是價值觀念扭曲與規則意識淡薄的雙重惡果。在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部分人將“自我”無限放大,將“精致利己”奉為生存哲學。他們擅長用“我有急事”“就等一分鐘”等借口包裝自私,卻選擇性無視這些行為對他人的隱性傷害。更令人憂心的是,某些圍觀者的“寬容”心態——“反正沒出事,何必較真”——無形中助長了這種歪風邪氣。殊不知,對違規行為的每一次默許,都是對公共安全的一次背叛。
法治社會的基石,是對規則的敬畏與遵守。相關部門對涉事女子的調查與處理,不僅是對個體行為的懲戒,更是向全社會傳遞一個明確信號:任何挑戰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比法律懲戒更重要的,是喚醒公眾內心對規則的敬畏,讓這種敬畏成為融入血脈的文明基因。社會規則不是任人涂抹的“畫布”,而是守護文明的“高壓線”。
當我們在譴責涉事女子的同時,更應反思:下次在地鐵站趕時間時,你是否會選擇插隊?當看到他人破壞規則,你能否鼓起勇氣發聲?文明社會的建成,不在宏大的口號里,而在每個普通人對規則的堅守、對公共利益的捍衛中。唯有每個人都將規則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借助教育、法律、輿論等多方力量,才能共同守護屬于這個時代的文明尊嚴,讓病態利己主義的鬧劇不再上演。
☆作者簡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隊政治委員,海軍上校軍銜?,F任大連市旅順口區委辦公室二級調研員。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