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給全球送上數十億大禮,該國傳來涉華里程碑事件
日前,據拉美社報道,玻利維亞總統路易斯·阿爾塞17日表示,從圣克魯斯省起運向中國出口的25噸奇亞籽是里程碑事件,是公共和民營部門合力取得的結果。
報道稱,阿爾塞在首批國產奇亞籽起運后發表講話時表示,“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個里程碑事件”,因為我們正在開拓“一個潛力巨大的新市場”。
不得不說,美國關稅夢破碎,關稅大棒失靈了,反觀中國,貿易朋友圈越來越大了。
在玻利維亞總統宣布此次里程碑事件之前,我在文章《突然變天!美加形勢“巨變”,加拿大成了最大贏家,美國這次血虧...》和《全球貿易格局大變天!美國痛失巨大市場,巴西“趁虛而入”...》(點擊籃字閱讀)中分別提到,加拿大西部的跨山管道擴建項目(TMX)去年投入商業運作,為中國和其他東亞石油進口國獲取艾伯塔省油砂區的豐富原油儲備拓展了渠道;巴西農業部長卡洛斯·法瓦羅表示,在美國近400家屠宰場被取消對華出口資格后,巴西打算成為中國牛肉需求的替代供應國。
這一系列的事情都有一個共同指向,美國曾經揮舞的虎虎生威的關稅大棒,如今越來越沒有用武之地了。
想當年,特朗普第一次上任美國總統時期,就把關稅大棒舞得呼呼作響,世界各國陷入被動狀態,任憑美國各種加征關稅,而這次,特朗普二次上任以來,想如法炮制,試圖利用加征關稅政策,把美國制造業拉回來,實現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美夢 。
但讓特朗普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關稅大棒打在了一團又一團棉花上,而且,反作用力還不小。
美國國內,物價漲得飛起,關稅這東西,表面上加在進口商品上,實際上最后都轉嫁到了消費者頭上。美國人去超市買東西,發現價格越來越高,生活成本直線上升。商業團體也怨聲載道,企業成本增加,利潤減少,日子不好過。股市也跟著湊熱鬧,波動加劇,投資者們人心惶惶。
從國際層面來看,美國已經接連遭到各國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反制措施,這樣一來一往,美國出口企業的損失就變得更加慘重。剛剛也說了,加拿大跟中國將展開原油方面的貿易合作,巴西也準備代替美國,向中國提供牛肉,這對于美國相關行業可謂是重創,因為中國對于很多國家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接下來或有更大事件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玻利維亞總統阿爾塞還提出了一個靈魂發問,“我們可以進入一個所有人都會想進入的巨大市場。阿根廷、巴拉圭還有其他國家怎么會不想要(這個機會)進入中國市場呢?”
就是,哪有國家會不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呢?
先看阿根廷,這個南美洲大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一直有著深厚的基礎。從貿易數據來看,中國是阿根廷重要的貿易伙伴,阿根廷的農產品,如大豆、牛肉等在中國市場廣受歡迎。而中國物美價廉的工業制成品,從家電到機械,也深受阿根廷消費者和企業的青睞。隨著 “一帶一路” 倡議的推進,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未來,阿根廷或許會進一步擴大對中國市場的出口,不僅是農產品,在科技合作、文化產業等新興領域也可能會有更多交流。
再看巴拉圭,雖然目前兩國并無外交關系,但貿易往來卻并未因此停滯。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3 年,中國同巴拉圭貿易總額為22.60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額22.09億美元,進口額0.5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 15.0%、17.5% 和 -40%。盡管貿易逆差有所波動,但總體貿易規模在不斷擴大。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巴拉圭也可能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系,若能改善外交關系,雙方在貿易上有望實現更大突破,例如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技術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說在最后,其實,除了阿根廷和巴拉圭,放眼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正積極尋求與中國加強貿易聯系。畢竟中國市場如此龐大,對于世界各國而言,都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美國想利用關稅將中國與世界隔開,沒想到卻將世界各國推向彼此。
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相信會有更多國家愿意和中國一起,在合作中實現共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