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健康中國2030”戰略部署,推動癌癥防治關口前移,值第三十一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4月15日—21日)之際,遂寧市安居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腫瘤科與體檢科攜手為老年群體送上健康關懷,開展"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防癌科普活動。
活動現場通過知識宣講、手冊發放等形式,將癌癥防治知識送到群眾身邊,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國腫瘤宣傳周"的社會責任。
醫護人員圍繞"癌癥可防可治"的核心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老年群體講解飲食、運動、篩查等生活化防癌要點。"早期篩查能發現80%的早期病灶""每日攝入新鮮蔬果應占餐盤1/2"等實用建議引發老人頻頻認可。
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腫瘤科醫護人員發揮專業優勢,特別針對老年群體高發的肺癌、結直腸癌等病種,通過健康科普宣教,為在院患者及家屬解讀早期癥狀識別方法,強調"定期體檢是防癌第一道防線"的科學理念,倡導 “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引導大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科普知識
2025年4月15日—21日
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今年宣傳周主題是
“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
旨在積極倡導每個人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正確認識癌癥、全民參與防癌抗癌
在生活中,“腫瘤” 這個詞總是讓人聞之色變。每年的腫瘤宣傳周,就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腫瘤,學會科學防癌抗癌。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揭開腫瘤的神秘面紗。
認識腫瘤
腫瘤是機體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一類疾病,最突出的特點是在身體局部形成腫塊。
腫瘤無傳染性,依據腫瘤是否具有侵襲性,將腫瘤分為惡性腫瘤及良性腫瘤。
良性腫瘤:沒有侵襲性或侵襲性極小,不會擴散到其他部位,生長緩慢,對機體損傷較小。但也可能會壓迫周圍組織或神經血管,引起梗阻或機體營養不良等情況。
惡性腫瘤:即“癌癥”,侵襲性強、播散性強、可轉移、生長迅速,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其中,因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導致的惡性腫瘤被稱為癌,因間葉細胞異常增生導致的惡性腫瘤被稱為肉瘤。
腫瘤的誘發因素
腫瘤是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引發的基因異常疾病。當機體受到環境中的物理、化學、病毒等致癌物質的影響,或因自身遺傳、內分泌、性別、年齡等因素的作用,發生一系列基因異常改變,包括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多種基因異常的累積等,最終形成腫瘤。
物理因素:輻射(電離輻射、紫外線等),異物刺激,創傷,慢性炎癥。
化學物質:烷化劑、酰化劑、亞硝胺類、芳香胺、環氧化物、巴豆油、某些激素、酚類等物品。
病毒:肝炎病毒(肝癌)、人乳頭狀瘤病毒(宮頸癌)、EB病毒(淋巴瘤)。
遺傳:有些腫瘤具有家族遺傳性,如結腸家族性多發性腺瘤性息肉癥、神經纖維瘤病等。
其他因素:抽煙、飲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性別、衰老、肥胖等生理因素,寄生蟲等。
在日常生活中
通過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主動篩查
能實現“早發現、早診治”
還可以遠離很多致癌因素
今天
小編為你準備了一份癌癥預防指南
一起了解
(李佳 來源:安居區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