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治理的最小單元從“一棟樓”精確至“一間房”
徐匯在AI技術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探索中邁入量子城市的新階段
■徐匯已構建全市首個區級數字孿生城市。通過“天空地”一體化數據采集和生成式AI三維重建技術,實現全區60萬個分層分戶單元的精細化映射,并依托立體空間網格編碼體系,為每個實體對象賦予了“數字身份證”,構建了“人、房、業、物、事”動態聯動的城市治理中樞
4月的一個周末,武康路—安福路街區人流量峰值接近6.7萬。如何實現動態精準的人流疏導和風險預判?徐匯區正構建更為趁手、高效的治理方式——借助上海市測繪院“三維智眸”和騰訊云數鏈“三體智腦”等項目構建數字底座場景,探索AI技術賦能超大城市治理的新模式。
上述場景在4月16日正式揭曉。在當天舉行的徐匯區“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場景發布暨揭榜掛帥活動上,圍繞上海“5+6”重點行業領域,徐匯發布六大人工智能治理場景,啟動五大賽道揭榜掛帥計劃。騰訊、阿里、鐵塔等行業龍頭企業的參與,更助推徐匯在AI技術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探索中邁入量子城市的新階段。
量子城市照進現實
此次徐匯推出的“AI+城市治理”六大場景,覆蓋城市數字底座、安全管理和產業服務等三大領域,深度融合了AI大模型、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
數字底座建設方面,市測繪院牽頭的“三維智眸:實景三維助力高效能治理”項目通過建立徐匯全域的實景三維模型,借助生成式AI實現建筑、道路、管網等要素的動態更新,為城市規劃、應急響應、公共安全提供“毫米級”的空間分析能力。騰訊牽頭的“三體智腦:‘三體城市’治理系統”依托多模態AI中樞,構建包含數據智能體的協同治理體系。
日益受到關注的“AI+消防”領域,“消安迅瞳:透明化戰場”項目集成了徐匯轄區內2.5萬余個小區、園區、樓宇、廠庫房等建筑的數據,助力火警控制用時縮短近1分鐘。
此外,“電安哨衛: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管理”場景建立了全國首個“區塊鏈+AI”充換電風險預判平臺;“政通智服”項目以通義千問大模型為核心建立2.0版政務服務大模型,企業咨詢可通過自然語言交互獲取包括政策匹配、材料預審等在內的10輪以上的深度服務;“經創云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平臺”覆蓋徐匯數千家數字經濟主體,可智能分析產業鏈強鏈補鏈需求,為企業和政府精準推送招商線索。
騰訊云副總裁顧偉表示,“三體智腦”旨在建立多模態的城市治理“新操作系統”。譬如,在上海體育場舉辦大型演唱會的當天,結合天氣、周邊公共交通、路況數據和歷史數據,可推演2小時內的人流及交通擁堵境況,提前做好限流、紅綠燈時長調整、網格人員布局,更高效地實現提前布防和全程調控。
摸清“營商家底”提升去化率
據悉,徐匯以實景三維為基礎,已構建全市首個區級數字孿生城市。通過“天空地”一體化數據采集和生成式AI三維重建技術,徐匯已實現全區60萬個分層分戶單元的精細化映射,并依托立體空間網格編碼體系,為每個實體對象賦予了“數字身份證”,構建了“人、房、業、物、事”動態聯動的城市治理中樞。
這意味著,城市治理的最小單元由原來的“一棟樓”進一步精確至“一間房”,采集的空間信息也實現了“動靜結合”。
徐匯區城運中心負責人介紹,徐匯的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分三步推進。第一步“立起來”,即通過數據采集和三維重建,建立動態擬真城市;第二步“裝進去”即集成動態信息數據;第三步“用起來”則包括基層減負、精準幫扶、全景營商、消防應急等各類實戰場景。
為區域摸清“營商家底”、構建企業畫像,是“三維智眸”的特色之一。該場景以重點板塊、商務樓宇為載體,通過打通樓宇、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數據信息,動態掌握樓宇的可出租房源、產業結構、潛力產業方向,能夠有效助力樓宇提高去化率。
實現從小區到街區、樓宇到園區的“動靜結合”治理模式,離不開徐匯的數字基礎。
2024年,徐匯人工智能產值達885億元,連續五年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全區人工智能企業近千家,累計落地大模型企業368家,已備案大模型39個。上海創智學院、國家人工智能大基金、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等一批國家級戰略平臺,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模速空間”“數鏈空間”等創新載體均落地徐匯,為探索“AI+城市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數字底座更是徐匯發力量子城市建設的重要前提。據悉,“三體智腦”匯聚了徐匯全區超12PB、19億條數據形成的全域數據湖,通過133類感知設備構建實時感知體系,從而實現多模態的數據融合。此外,該項目還使用了超330種AI算法、20種知識圖譜,并接入騰訊混元、DeepSeek、通義千問、階躍星辰等大模型進行智能分析決策。
共建AI治理開放生態
量子城市的探索有利于提升超大型城市的空間資源利用效率。但如何精準預判并規避風險,政府部門需要更多的技術賦能。
為此,徐匯發布了五大賽道的揭榜需求,面向全球招募量子城市治理解決方案。具體包括,聚焦“AI+建筑安全監測”的“風鑒慧眼”、聚焦“AI+數字經濟治理”的“經脈智繪”、圍繞“AI+社區安全治理”的“安鄰哨衛”、聚焦“AI+應急救援調度”的“急響智聯”以及聚焦“AI+交通治理”的“序馭智行”。
目前,徐匯正全面落實上海人工智能“模塑申城”行動方案,在“AI+”城市治理、金融、制造、教育、醫療、文旅、法律服務、廣告、養老以及區塊鏈等板塊,已涌現出一批垂直領域的應用場景,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徐匯經驗”。
活動現場,徐匯區政府與騰訊云數鏈科技、商甲信息科技、零數眾智科技、沃趣云數科技等10家企業簽署戰略協議,聚焦數字孿生、區塊鏈、大模型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預計帶動相關產業投資超20億元。區領導表示,揭榜掛帥機制旨在打通政產學研用鏈條,未來三年全區計劃投入5億元扶持資金,吸引全球頂尖團隊共建AI治理開放生態,“共創量子城市治理新篇章。”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舒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