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別開生面的時尚走秀率先開場,模特身著由南京工程學院畢業生精心設計的時尚服飾與珠寶配飾登臺,傳統紋樣與現代廓形的碰撞,引發現場陣陣掌聲……4月18日上午,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以“藝啟·登峰”為主題的畢業設計展在江寧美術館盛大開幕。南京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愛武出席活動,并宣布展覽開幕。南京工程學院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建華,江寧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袁才方,江寧區文化和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敏,江寧區科協主席黃正勇,江寧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麗麗等相關領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清雷及南京地區兄弟院校藝術設計學院負責人;南京工程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藝術與設計學院黨政負責人以及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南京工程學院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建華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青年是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是民族復興的希望之光。學校始終如一地堅守“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如同明燈照亮前行的道路,致力于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既擁有創新精神的靈動思維,又具備扎實實踐能力的復合型藝術人才。此次畢業設計展不僅是對學生們專業能力的高度認可與褒獎,更是學院藝術教育成果最生動、最真實的寫照。陳建華對全體師生在籌備展覽過程中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寄語畢業生們,在未來的藝術征程中能夠無畏挑戰、勇攀高峰,用自己的創意和才華,為社會描繪出更多絢麗多彩的畫卷,貢獻出源源不斷的創意力量。
江蘇華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校友代表戴福書在致辭中表示,畢業設計是學子以“創客身份與世界對話的新起點”。他結合自身創業經歷,分享了華澤集團文旅板塊與中國國家地理的合作成果,強調“發現美、記錄美、傳播美、體驗美”的核心理念。展區內特別設置的中國國家地理展臺,通過榫卯玩具、VR漫游等創新設計,將傳統工藝智慧與自然科學知識結合,展現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戴福書勉勵畢業生保持對“天地大美”的敬畏,用設計語言書寫人類文明發展史。
教師代表張郅政回顧了學生四年來的成長歷程,點贊他們在田野調研、方案迭代中的執著與熱忱。他指出,展覽五大板塊體現了學科邊界的突破:智能硬件傳遞人文溫度、數字孿生重構空間敘事、虛擬引擎折疊時空維度……這種“跨學科能量共振”正是新時代藝術教育的鮮活注腳。他寄語畢業生以“登峰”為人生坐標,在時代浪潮中閃耀學以致用的光芒,并強調母校將始終是學子追夢路上的精神港灣。
學生代表劉玥以作品《無向度的人》為例,探討人工智能對人類自主性的沖擊。該作品通過Kinect體感交互裝置,隱喻人在數字化浪潮中逐漸淪為“數據符號”的困境,呼吁觀者保持思辨能力,“不被技術牽著走”。其設計以抽象視覺語言與沉浸式體驗引發共鳴,成為展覽中備受關注的焦點之一。
開幕式上,學院還舉行了“‘藝’心向黨黨建聯盟”簽約儀式及“南工程—都美文化藝術研究院”合作簽約儀式。這兩項重要合作,標志著南京工程學院在黨建引領和國際交流方面踏上了新的征程,實現了新的跨越,也為師生們搭建起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必將有力地推動中意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深度合作與交流,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與融合。
開幕式后,參會領導、嘉賓、師生移步展廳,現場感受這場精彩多元的畢業設計作品展。
本次展覽以學科交叉、科技藝術、校地文化、中意交流和黨建聯盟五大板塊、500余件作品勾勒出青年一代對文化傳承、技術創新與人類文明的思考與探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畢業生們卓越的藝術才華和蓬勃的創新精神。從智能硬件所傳遞出的溫暖人文關懷到機械美學中巧妙融入的仿生智慧,從數字孿生技術所構建的奇妙空間敘事到數據可視化所呈現出的獨特文化表達,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學子們的心血與智慧,猶如精雕細琢的美玉,深刻地詮釋了“藝科融合”的豐富內涵與無限魅力。
據悉,“藝啟·登峰”畢業設計展的成功舉辦,是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進一步貫徹落實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創建國內領先、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大學的重要舉措,更是扎根時代沃土、回應社會命題的實踐答卷。它不僅為畢業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也為學院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未來,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將繼續深化“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培養更多優秀設計人才,為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本次展覽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將持續至4月25日。
江南時報記者 姬傳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