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自我安慰沒個完,大話剛落地,就遭到美國狠狠打臉。24小時內,特朗普的命令,直沖著臺島根基而去,“收臺”必須加速。
賴清德
日前,臺媒報道稱,賴清德此前表示,臺當局和美國關于對等關稅的問題,進行了第一階段的談判,他強調,談判過程十分順利,會以確保臺島利益為前提,以保障產業發展為目標,與美國進行談判工作。賴清德還煞有介事地強調,島內能夠利用這次的挑戰,轉化為發展的機會,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島加上美國的新布局。
從賴清德沾沾自喜的表述中就能看出來,賴清德對此次談判非常有信心,還打算進一步將美國拉入到臺當局的陣營當中。賴清德的謀劃很清楚,就是想要通過進一步和美國搞好關系,以此來實現其“倚外謀獨”的野心。
特朗普
但是賴清德的大話才剛出口,24小時內,就被特朗普狠狠打了臉。彭博社報道稱,美國商務部通知到,將會調查進口半導體以及半導體制造設備,并考慮對其征收關稅,以此重振美國的芯片行業。同樣被列入調查范圍內的還有藥品行業。
《聯合早報》在報道中指出,美國加征關稅會對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并且進一步推高相關成本。新關稅政策會恐怕會重創芯片行業,芯片對汽車、飛機、手機和消費電子產品等各種產品都至關重要。而半導體供應鏈仍未完全擺脫疫情的沖擊,美國關稅可能給晶片業帶來新的壓力。
臺積電
看得出來,美國的行動除了針對中國之外,還妄圖通過關稅重塑整個科技供應鏈,而臺當局在特朗普這里并沒有什么情分,照樣被納入這一改動范圍。如今臺積電已經“獻祭”大筆現金流,還確認了要在美國建廠,但在特朗普眼中,依舊沒什么作用。
如果臺灣半導體未來還要繼續在臺島發展,就要面臨更大的地緣政治壓力以及產業政策挑戰。要知道,半導體產業是島內的重要根基之一,如今特朗普的行動,無疑是在斬斷臺島經濟發展根基。
臺積電
以臺積電為例,從就業機會的創造到上下游產業鏈的帶動,臺積電成為了推動臺灣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據統計,每年臺積電提供的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數以萬計,涵蓋研發、制造、管理等多個領域。
隨著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臺積電的業務需求呈指數增長,為臺灣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長期動力。在這一前提之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臺積電而言是個重大打擊,對島內經濟而言更是如此。
賴清德
也就是說,賴清德所謂的“談判順利”并不成立,特朗普照樣意圖謀取臺島更多的利益。臺積電已經傾力奉送,但照樣于事無補,未來,賴清德“賣臺求榮”行動恐更進一步,屆時島內的民生將會面臨更加深重的危機。因此,大陸要進一步加快收臺進程,絕不能讓“臺獨”分子繼續張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