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ICT大賽,是華為打造的面前全球高校的年度ICT賽事,旨在為全球高校師生創建一個國際化競技和交流平臺。如今,這項賽事不僅獲得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的權威認證,被納入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高水平賽事,也在海外被納入了UNESCO全球技能學院的關鍵伙伴旗艦項目,含金量可見一斑。
近日,第九屆華為ICT大賽中國總決賽及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現場揭曉了各個賽道的獲獎名單,并為到場的參賽隊伍代表頒獎,在獲獎隊伍中,有一所高校的身影引起小編關注,因為它不是大眾印象中的理工強校,而是一所看似“不沾邊”的師范類高校。
它就是華中師范大學,此次該校的計算機學院有兩支隊伍入圍總決賽。而這兩支隊伍中,一個榮獲創新賽一等獎,并成功入圍本屆華為ICT大賽全球總決賽 ;另一個也榮獲了編程賽二等獎,這充分彰顯了該校在非師范領域的人才培養方面同樣可以取得顯著成效。
其實,華中師大在華為ICT大賽中大放異彩這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22—2023中國區創新賽中決賽中,該校就已經入圍了全球賽,且參賽成績一年年都在不斷刷新戰績,甚至超越了一眾工科強校。
而該校之所以能在這激烈的競爭中連年斬獲佳績,正是因為其計算機學院早就掌握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流量密碼”,他們明白除了自身的專業實力、師資力量外,也需要搭上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實踐基地。
若進一步追溯華中師大學子在ICT領域的成長軌跡,就不得不提該校計算機學院與華為共建的“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班。作為教育部首批試點項目,該“基地班”自2020年起便以鯤鵬、昇騰及華為云為技術底座,構建起“理論+實踐+創新”的立體化培養體系。學生不僅能接觸到華為最新技術成果,例如昇騰AI處理器、MindSpore開發框架,還能參與企業真實項目的轉化落地,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正如該校在上一屆華為ICT大賽全球中決賽中與其他兩位對于一起斬獲創新賽特等獎的王蓉所說:“比賽中我們主要使用的就是Atlas主控板,相關知識曾在‘基地班’學習過。”由此可見,這一“基地班”不僅可以學習華為最新的技術成果,而且能夠直接接觸行業關鍵領域,真正將基礎知識與現實應用需求緊密結合,讓知識“活起來”。
更甚者對于學生的發展前景而言,這種產教融合的培養模式無疑是一塊“金字招牌”。畢竟華中師大“基地班”的學生不僅在各項競賽中屢獲佳績,更能通過華為生態鏈企業的實習就業通道,快速融入產業一線。
且數據顯示,華為ICT大賽獲獎者在求職中備受青睞,許多企業將參賽經歷視為技術能力與創新思維的重要憑證。而該校計算機學院近年來與華為、騰訊等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將企業級工程能力培養前置到本科階段,使得畢業生既能勝任算法研發、系統優化等高技術崗位,又具備跨領域協作的軟實力,最終成為“能文能武”的復合型人才。
縱觀華中師范大學的計算機類專業建設,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將產業需求與教育目標深度綁定。通過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班與華為ICT大賽的持續深耕,為學生這種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從課程設計到設備支持,從校企聯動到競賽培育,每一環都緊扣“實戰育人”的理念。因此,對于有志于投身ICT領域的學子而言,華中師范大學的計算機類專業絕非“師范光環下的陪襯”,而是一條對接ICT行業前沿的成才快車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