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朱元璋也是歷史上公認的猜忌心最強的一位君主,在他晚年幾乎是將當年和他一起南征北戰的老臣都殺完了,在這其中大家最不解的就是李善長了,因為在被殺的時候李善長已經年過古稀,依靠封建王朝中人們的壽命,即使是朱元璋不出手,他也活不了幾年。
為什么朱元璋還是執意對他出手呢?在這必須要說的是李善長被殺也不單單是因為朱元璋的猜忌,他自己的身上也是有很多問題。讓我們一起回望一下當年的那一段歷史。
一、信任有加
眾所周知朱元璋最開始地位是很低的,并且在他加入義軍后一直都是跟在郭子興身后。但是在這亂世中,誰人沒有野心,朱元璋當然也是如此,他也不想一直都居于人下。遺憾此時他的勢力確實太過于薄弱,即使是他自己都不相信以后他能夠有大成就。
自己都沒有信心,更不要說其他人了,就在此時李善長出現了,李善長的出現也等于是給朱元璋指明了另一條路。李善長在和朱元璋的交談中,直言他有當年劉邦的影子,可以想象這給朱元璋帶來了多大的沖擊。
必須要說的是此時的朱元璋還是一片的赤子之心,在他的身上還沒有這么多的猜忌,并且李善長是第一位這樣肯定他的人,在朱元璋的心中,李善長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同時李善長也是朱元璋最初的跟隨者。
在這之后李善長就一直跟隨在朱元璋的身邊給他出謀劃策,不得不承認的是李善長確實是有能力,雖說在史料中并未表示李善長接受過很多的教育,但他卻在很多時候都能夠給予朱元璋正確的謀略。
李善長雖說沒有讀過多少書,但他卻是少有的聰明人,早期在劉伯溫等人還沒有到朱元璋麾下時,一直都是李善長在為朱元璋殫精竭慮的出謀劃策。
并且李善長看人的眼光也不錯,隨著朱元璋勢力不斷地壯大,前往投靠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是想要謀求一條生路,但這其中也不缺少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這不就這樣李善長看中了胡惟庸,要是不看胡惟庸晚年的事情,其實早期的胡惟庸能力還是很出眾的。此時朱元璋手中勢力越來越大,也讓郭子興感到不安,畢竟親生父子都有可能因為權力反目,更不要說是義父和義子了。
郭子興于是就準備從李善長身上動手,他私下找到李善長,許諾給了李善長很多東西,讓他跟隨自己,但最終還是被李善長拒絕了。這件事也讓朱元璋十分地感動,從這也能夠看出,只要是朱元璋興旺了他就不會忘記李善長的。
最終的結果也正是這樣,并且怎么也是最開始就跟隨自己的,所以朱元璋和李善長之間也并不單單是君臣的關系,在他們之間還有兄弟和師生的情誼,簡單來說就是在朱元璋的心中,李善長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
這句話當然也不是說說而已,朱元璋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表明。在登基稱帝后,朱元璋很快就將李善長封為了宣國公,免死鐵券的意義就不用說了,朱元璋竟然賞賜給了李善長兩塊。
一塊給了李善長另外一塊給了李善長的兒子,只要李善長不做什么謀逆的事情,其他無論是什么罪,李善長都能夠被寬恕。不僅是李善長,朱元璋甚至還做到了愛屋及烏,對于李家其他人,朱元璋也是很優待的,經常嘉獎他們,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賞賜東西。
這正是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才進行的舉動,可以說此時李善長以及李家在朝中的權勢也達到了頂峰,他完全是整個功臣集團的領頭羊。大家相信都聽說過一個詞語——盛極必衰,這個詞語用在李善長的身上也是很合適的。
二、囂張蠻橫
在朱元璋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變得不一樣了,朱元璋不是皇帝的時候,他確實是能夠和李善長稱兄道弟的,但是成為皇帝就不同了,此時的朱元璋是天下共主,就算你是朱元璋的親兄弟也是臣子。
其實很多深諳為臣之道的臣子是很快就能夠擺正自己位置的,遺憾李善長并不在這其中,當前他自認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也應該是他享受這功勛所帶來權利的時候了。
在正史上李善長也不是一位很好相處的臣子,他十分地霸道,在朝堂上甚至不允許忤逆他的聲音出現。
就連和他是一樣地位的大臣,他也沒有收斂。在這先說一句,朱元璋對他確實是極其優待,甚至還將自己的長女許配給了李善長,和李善長結為兒女親家。同樣也正是因為朱元璋的這些行為,給李善長帶來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不在之后他甚至對劉伯溫也出言不遜,當然劉伯溫沒有李善長在朱元璋的身邊時間長,但他怎么也是一位輔佐了朱元璋多年的老臣。李善長對他也絲毫不給面子,一次因為政見不同,李善長竟然對著劉伯溫就破口大罵。
劉伯溫也不是那種一點眼力見都沒有的人,這不他很快就上奏給朱元璋表示自己要回家養老。李善長的這一行為也讓朱元璋不滿,畢竟自己這個皇帝還沒有說什么呢,你就這樣罵劉伯溫,也就等于是不將我這個皇帝放在眼中。
是以在這件事后,朱元璋也決定給李善長一個教訓,他開始漸漸地疏遠李善長。大家可以想想李善長對其他的大臣是什么樣子的,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地位低微的大臣,不敢說什么,但也有能在朱元璋的臉前說得上話,他們也開始給朱元璋打小報告。
在朱元璋的心中對李善長的印象也發生了改觀,他沒有想到李善長會這樣的囂張跋扈。是以朱元璋也開始敲打李善長。此時的李善長依舊摸不清局勢,他就故意上奏表示自己要告老還鄉,誰料朱元璋真的同意了。
三、看不清形勢
李善長本是想要得到朱元璋的挽留,誰知道朱元璋不按常理出牌,真的讓他回家了。他要是此時就能夠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也就不會有之后的事情了。但聰明了半生的李善長,在此時卻沒有政治頭腦了起來。
都回去了就安穩地度過晚年唄,但是他還不滿意還想要在朝中刷刷存在感,他開始多次給朱元璋上奏,推薦胡惟庸。胡惟庸和李善長還是很像的,胡惟庸也是一樣的輕狂,推薦胡惟庸李善長也是要受到牽連的。這就算了,李善長竟然還去找湯和借兵去給自己修建院子。
可以想想朱元璋在得知他的這一舉動時,心中對他是否還像之前?當然很快他就自食惡果了,胡惟庸倒臺對他的影響也不小,但朱元璋還是顧念舊情的,他并且對李善長的弟弟動手,就在此時一件事的發生直接讓朱元璋不能容忍。
那就是胡惟庸在謀反前曾經多次拉攏李善長,可能有人會說李善長也沒有同意啊,他并沒有答應,但是他沒有將這件事告訴給朱元璋就是原罪。為什么在發現謀反事情的時候他不告訴皇帝,這也是對皇帝的不忠誠,對于一位皇帝來說用人最看重的就是忠誠。
一位不忠誠或許有二心,并且還輕狂驕橫的大臣,朱元璋怎么可能容得下,其實走到這一步李善長自己也是要負責的。
結語
可以說李善長或許是沒有想要謀反的心,但是他的種種行為卻都在告訴朱元璋他心懷不軌,但凡是一位君主就不可能容得下他,更何況是朱元璋這樣本就猜忌的皇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