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潮退去,大批民營醫院面臨淘汰危機。
今年已有33家醫院破產關閉
近日,人民法院公告網刊登一則由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破產文書,西安蓮湖保濟醫院破產清算一案將于下月進行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公開信息顯示,西安蓮湖保濟醫院成立于2016年9月,是一家綜合性民營醫院。
不同于此前部分因交通不便而“沒有病人”的醫院,愛企查信息顯示,蓮湖保濟醫院所處地段屬于當地發展較成熟的區域,周邊3千米內有多個居民小區、商圈及高校校區等,日常人流量穩定。
周邊人口眾多、交通便利,為何仍走到破產這步?有消息稱,該院的財務資金問題與其盲目擴張有關——申請破產前,其床位實際使用率不到40%,產生的收益難以覆蓋其院區物業費及醫護團隊薪資等基礎成本。
另外,賽柏藍查詢發現,蓮湖保濟醫院周邊3千米內有至少7家三甲醫院,包括西安市第一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陜西省中醫醫院、西安市兒童醫院、西電集團醫院等。
今年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前,該院的運營風險早有顯現。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蓮湖保濟醫院及其法人代表2024年4月就曾陷入民間借貸糾紛;醫院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更是在2022年已停止更新,賬號所提供的掛號、建檔等醫療服務均無法使用。
西安蓮湖保濟醫院破產并非個例,據賽柏藍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宣布破產、倒閉的民營醫院至少已有33家,平均每3天就有一家醫院關閉。
擴張潮退去
民營醫院競爭加劇
近幾年,我國經歷了一波醫療擴建潮。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2019年,全國醫院數量約3.4萬家,其中公立醫院1.2萬家,民營醫院2.2萬家;到2024年,醫院數量上升到3.9萬家,其中公立醫院1.2萬家,民營醫院2.7萬家。
民營醫院大量增加的同時,人口就醫需求量卻并未與之匹配,醫療領域專家李定綱院長曾表示,民營醫院可能是繼房地產后的一大“泡沫”,還有業內人士認為,民營醫院“五千家都嫌多了”。
過去,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爭奪患者并不占優勢,一批民營醫院轉而布局專科,但隨著入局醫院增加,婦科、男科、口腔、醫美等專科領域出現“扎堆”,專科競爭也逐漸同質化,到2025年,醫院領域又將迎來新的競爭對手。
2024年底,國家衛健委、商務部等四部門印發《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并購公立醫院),引進國際高水平醫療資源,豐富國內醫療服務供給。
除了市場層面,監管層面,尤其醫保監管今年也愈發嚴格。
今年,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聯合發布的《建立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對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實行“駕照式記分”管理,累計達到一定分值時,將被暫停或終止醫保支付資格,醫保監管具體到個人。
醫保之外,民營醫院規范發展也是各部門近年的監管重點。國家衛健委、最高檢、最高法等十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醫療監督跨部門執法聯動工作的意見》中,“規范民營醫院發展”被單獨提出,包括落實對醫療機構的日常運營和服務質量的監督和抽查,規范民營醫院依法執業等。
未來幾年,醫院間的競爭還將加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