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這些孩子們沒有什么機會走進電影院,他們只能對著手機里的電影花絮,在玉米地里練掃堂腿,舉著背簍練托舉……今天,他們終于看到了真正的銀幕之光!”近日,在西昌的萬達電影“夢想電影院”里迎來了100余名“圓夢”的觀眾。來自喜德縣紅莫鎮中心小學的師生及部分家長正在觀看一直以來都想觀看的電影《熱烈》。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出自底層的男主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加入街舞團,最終登上屬于自己的舞臺的故事。據校長阿說木加介紹,紅莫鎮中心小學的生源多為本地村民子女,學校通過舞蹈、體育的教學理念,在日常教學中,加入了曳步舞、彝步舞等體育活動,相關視頻還一度走紅網絡?!啊稛崃摇返膹陀骋惨l了大涼山里這些熱愛舞蹈、熱愛生活的孩子們關注?!?/p>
不過,由于身處大山里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走進電影院,他們只能對著手機里的《熱烈》花絮練習舞蹈動作。阿說木加說,如今,他們觀看《熱烈》的心愿,終于通過“夢想電影院”終于實現了。
類似的公益電影放映已經是院線的共識。就在上月底,成都金沙院線就將院線新片《莫莉的冒險》首次送進社區、鄉村和校園。保利影城也在《哪吒2》熱映期間舉行過慈善觀影活動,助力特殊人群融入社會。此外,太平洋電影、橫店影城等院線也推出過農村學生免費觀影公益活動。
不過,公益電影放映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也逐漸呈現出局限,觀眾規模縮小、選片眾口難調等痛點也阻礙著公益電影事業的發展。加上互聯網時代,網上影片資源豐富,也讓公益電影放映進一步受到影響。
日前發布的《2024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保持開放心態和創新思維的電影,能以高質量的作品吸引觀眾,而非簡單迎合互聯網的“短視頻”等潮流。事實上,其公益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形式,而是電影放映本身。如何因地制宜地去制定政策、創新形式、豐富內涵,并借助公益電影放映模式,把更多優質文化資源直接送達觀眾面前。
“在受眾越來越分眾化的當下,讓所有人群都接受同樣的公益電影服務是不切實際的,可以面向農村居民、中小學生等人群進行公益電影放映服務,改變目前影片在不區域播放的時效差異。”對此,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原電影研究所所長劉漢文建議,公益電影服務的下一階段,應該強化主體責任,按照“標準化、均等化”的要求,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更有針對性地實施服務?!瓣P鍵是強化政府在公益電影放映服務上的主體責任,加強公益電影服務的效能監管,并為公益電影服務提供更多社會認可?!?/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