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時隔五年重啟的土地儲備專項債,本以為能給房地產市場來一場"及時雨",可這雨咋就遲遲下不大呢?
作為穩定土地市場、盤活存量資源的關鍵工具,它一出現就被視作行業"強心劑",市場曾滿心期待萬億級資金能掀起大規模土地收儲熱潮。
然而數據一擺出來,大家發現理想和現實有點差距:
一季度全國新增專項債近萬億,可真正投向土地儲備的僅5%,實際發債規模剛過500億,和歷史同期占比超30%的輝煌相比,節奏明顯慢了半拍。
01
翻開一季度地方債賬本,整體數據相當亮眼:全國發行地方債2.84萬億元,同比激增80.9%,創了歷史新高。
其中新增專項債9602億元,同比漲了51%。
但拆開來看,錢的去向很有講究:近6成用來還舊債,真正投向新項目的4成里,土地儲備只拿了5%的份額,也就是480億左右(實際發行524億)。
要知道,2017-2019年土地儲備專項債占新增專項債比例都超30%,按照這個經驗算,今年市場預期怎么著也得有萬億規模,可現在連零頭都沒到,妥妥的"進度條滯后"。
為啥會這樣?
言叔從專業人士那了解到,一方面是"置換債"優先級更高。
今年政府要化解存量債務壓力,一季度發行的地方債里,相當一部分得先用來還舊賬,新項目的資金自然被擠了點時間。
另一方面,各地項目儲備還沒完全到位。
雖說廣東、吉林等16個地方公示了1853億的收儲計劃,但真正把債發出來的只有廣東、四川、湖南、北京四個地方,其他地區還在走流程、做準備。
華創證券的周冠南就說,今年有14個地區試點"自審自發",但從方案制定到項目落地需要時間,現在就像剛踩下油門,車子還在慢慢提速階段。
再看專項債整體發行進度,一季度只完成了全年限額的21.8%,確實不算快。
不過言叔覺得,這也不算啥壞事。
畢竟政策工具箱里還有不少后手,隨著置換債壓力減輕、項目準備成熟,接下來二三季度可能會迎來發行高峰,土地儲備專項債的規模也有望逐步跟上。
02
在這場專項債發行大戰里,哪些地方沖在了前頭?
數據一擺,廣東和山東相當亮眼。廣東作為經濟大省,一季度新增專項債1617.5億,全國第一,而且在土地儲備專項債上也當了"排頭兵",發債超300億,相當于全國同期土地儲備專項債規模的60%。
山東緊隨其后,新增專項債1048.3億,聚焦保障房和交通基建,濟南的軌交項目、青島的老舊小區改造都拿到了不少資金。
再往后看,江蘇、四川、河北、北京這些經濟大省、債務風險低或者項目準備充分的地方,發行進度也挺快,一季度新增專項債都超過500億。
言叔發現,這背后其實反映了一個規律:有錢、項目成熟、風險可控的地方,更容易拿到資金,畢竟專項債需要項目收益來覆蓋,得把錢投到靠譜的地方去。
從資金投向看,今年有個明顯變化:房地產領域占比提高了。
民生銀行的溫彬分析,一季度用于項目建設的8438億專項債里,18.6%投向了房地產相關領域,比去年全年高了7個百分點。
這主要是因為多地啟動了專項債收儲土地,再加上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更新,這些和房地產緊密相關的項目拉抬了占比。
不過基建還是大頭,64.6%的資金投向了市政、交通等領域,雖然比去年低了點,但依然是穩穩的"壓艙石"。
這種區域分化和投向結構,其實也給其他地方提了個醒:要想拿到專項債,得把項目包裝好、風險控制好,尤其是土地收儲項目,得算清楚收益賬,讓資金愿意跟著項目走。
03
說了這么多,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土地收儲到底進展如何。
從公示情況看,廣東、山東、四川等地規劃的收儲規模都不小,廣東擬收儲214宗地、440億資金,山東190宗地、231億,四川187宗地、177億,江西、福建等省份也都有百億級的計劃。
但真正落地的只有前面提到的四個地方,524億的發債規模,和龐大的閑置土地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全國累計閑置土地67.8萬畝,按地價算價值超2.3萬億,光TOP50房企就持有18.3萬畝。
清華大學的葉劍平算過一筆賬,每畝閑置地每年造成18萬經濟損失,全國一年就是1200億,這可都是真金白銀的浪費啊!
好在北京、廣州已經開始行動:北京收回124宗閑置地,48%用于保障房,32%用于產業升級;廣州收回83宗,通過"微改造"盤活空間,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功能置換,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但為啥整體進度還是慢?
中指研究院的陳文靜點出了關鍵:專項債額度不清晰、收購價格難定、被收購主體單一。
比如說,地方政府想收儲土地,可到底能申請多少專項債,沒有明確的標準;和企業談收購價格時,雙方對土地價值評估有分歧;現在主要收購對象還是房企,渠道太窄,很多其他主體的閑置土地不好處理。
不過好消息是,政策層面已經開始發力。李強總理調研時強調,要給城市更多自主權,在收購主體、價格、用途上靈活調整,還要研究新的支持措施。
機構們也很樂觀,國海證券測算今年土地儲備專項債有望達萬億,銀河證券說未來兩三年每年5000-7000億,能帶動土地市場和樓市修復。
言叔覺得,只要把這些堵點打通,比如明確額度分配機制、建立合理定價體系、擴大收購主體范圍,土地收儲肯定能加快速度,讓閑置土地活起來,給房地產市場注入更多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