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護耕地,不僅是保護農民權益,更是穩定農業生產、端穩國家糧食安全“飯碗”的“國之大者”。然而,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對耕地保護力度不足甚至破壞耕地的現象。
在河南周口市太康縣高朗鄉趙寨村,望著腳下依稀可辨的被毀青苗,村民黃萬禮一陣心酸。
2024年12月5日,他接到村干部口頭通知:縣政府與蘭太高速項目部簽訂了土方回填合同,需要對村里小新溝附近的灘涂取土,用于高速公路修建。
“修路我們很支持,但沒想到挖到了自家的農田?!秉S萬禮說,今年初,隨著機聲隆隆,他在小新溝邊耕種的4.2畝田地全部被毀。
“挖掘機開過來,在種著小麥、油菜的河灘、河堤都挖了土,還向河東的田地里繼續推進,挖土取土。最深的地方,挖了四五米,土地耕種層都被破壞了。”黃萬禮說,他上世紀90年代便在這塊地耕作,其中1.5畝已獲確權。
在現場看到,因深度開挖,小新溝趙寨村段河道拓寬,河面較上游鄰村河段形成鮮明對比;河道以東,取土影響范圍近20米,新形成的河堤上,取土車留下一道道車轍,還可以看見幾株被碾倒的麥苗。
為何到連續耕作近30年的田地取土?黃萬禮向鄉政府反映,收到的回復是:涉事土地為河道用地,不是可耕地。
黃萬禮無法接受,他向記者展示了太康縣政府2017年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經營權證顯示,黃萬禮以家庭承包的方式承包經營3塊土地,共計8.99畝,承包期限自1998年9月至2028年8月。其中一塊土地面積1.5畝,性質為基本農田,附帶的地塊示意圖顯示,這便是鄉政府回復的“涉事土地”。
為何確權面積和實際耕作面積不符?上世紀90年代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黃得懷解釋,當時村里按人口平均分配田地,為了調劑余缺、兼顧公平,約定誰家抓鬮分到1.5畝河邊好地,便可以對周邊部分灘地進行耕種。
相似遭遇不止黃萬禮一家?!耙郧盀┑睾突巨r田間有條小路,取土過后,路沒有了,路東的農田也被毀掉了。”村民張愛真說,除了大家未確權的耕作灘地,還有10戶的基本農田也被挖了。
有村民懷疑這是以河道清淤為名過度開挖,涉嫌非法賣土。對此,高朗鄉政府回應:村民反映的取土問題為鄉里的水系連通治理工程,鄉政府是業主,施工方是縣里一家渣土公司,清淤土方在監管下由渣土公司供應高速沖抵工程款?!拔覀儧]有看到審批手續和公示信息,河道取的土恐怕不只用在高速項目,還賣到其他地方。”一名村民透露。
“村干部說,被毀的灘地每畝給500元青苗補償。但我家確權的土地沒有了,這損失怎么算?”黃萬禮兒子黃錦峰說,因不接受補償方案,他家被毀地塊至今一分錢也未收到。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也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希望當地有關部門保護耕地資源,維護好農民的根本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