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為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中方管制稀土出口精準反擊特朗普關稅,也著實令不少西方業界人士直“喊疼”。
英國《金融時報》4月21日稱,中方管制措施引發了歐洲和日本汽車行業對供應短缺和停產的擔憂,由于相關稀土和磁鐵庫存極為有限,不少企業急于囤貨并尋找替代供應。報道還提到,盡管日本等國一直在尋找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方法,但建立新供應鏈面臨諸多難以逾越的挑戰。
報道稱,一些貿易商和高管警告稱,中國最近對稀土礦物實施的出口管制可能導致汽車生產停產,一旦中方完全切斷出口,關鍵磁鐵的庫存將在數月內耗盡。
政府官員、貿易商和汽車行業高管們說,考慮到庫存估計只能維持3到6個月,企業將競相儲備更多材料并尋找替代供應,以避免重大中斷。
法蘭克福貿易商Tradium公司的金屬交易員揚·吉澤(Jan Giese)警告說,客戶普遍措手不及,多數車企及其供應商的磁鐵庫存僅夠維持2到3個月。吉澤說:“如果在那段時間內,或者接近這段時間內,我們看不到磁鐵運往歐盟或日本,那么我認為汽車供應鏈將出現真正的問題。”
2024年巴黎車展 視覺中國
《金融時報》注意到,中國的最新管控聚焦于中重稀土,這些稀土可制造耐高溫的高性能磁鐵,如鏑、鋱和釤,對軍用戰斗機、導彈和無人機,以及電動和混合動力車的轉子、電機和變速器至關重要。
雖然稀土金屬在地殼中較為常見,但以低成本且環保的方式提取難度較大,中國在重稀土加工方面幾乎處于壟斷地位。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2023年,約90%的精煉稀土來自中國。
一位汽車行業高管表示,關鍵礦物的限制對特斯拉及其他所有汽車制造商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將出口管制的影響嚴重程度定為1到10級中的“7或8”。
“這是中方的一種反制方式,他們可以說,‘好吧,我們不再針鋒相對地提高關稅,但我們會傷害你,美國,我們會刺激企業向你們自己的政府施壓,改變關稅政策’。”他說。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華商品征收“對等關稅”。僅兩天后,中方出臺系列措施精準反擊,除加征關稅外,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去年12月,中國曾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
中方強調,此次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
行業專家預測,隨著中方進一步收緊出口管制,美國防務企業可能很快面臨成本飆升的困境。
總部位于北京的咨詢公司TriviumChina副總監科里·庫姆斯(CoryCombs)說,在磁鐵中大量使用的輕稀土,如釹和鐠,尚未成為管制目標,一旦貿易沖突加劇,這將成為中方潛在的“重要威懾籌碼”。
為擺脫對中國的重稀土依賴,日本等國將希望寄托于澳大利亞萊納斯(Lynas)公司,該公司計劃2025年中前擴建馬來西亞工廠生產鏑、鋱。
日本政府官員坦言,現有國家重稀土儲備雖能額外提供2到3個月緩沖期,但根本解決之道在于能否及時建立替代供應鏈。
分析人士強調,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具備重稀土分離能力的國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早前刊文分析稱,稀土是中國在此輪貿易戰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如今的局面是,中國打出了這張“強有力”的牌,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報道稱,目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影響正在迅速顯現。
《紐約時報》在4月16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早在2010年中國對日本實施稀土禁運令后,美國就意識到了對中國稀土供應依賴可能帶來的“風險”。
可15年來,美國在政策制定和產業發展上進展緩慢,加之美國國內的稀土礦因環境法規等問題發展受限,企業也因成本和市場等因素不愿投資稀土產業,導致美國至今在稀土加工和磁鐵生產等方面仍高度依賴中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