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鄂爾多斯、唐山、鄭州等地門店關閉后,豫西首家保時捷中心——洛陽保時捷營銷中心宣布將于2025年4月30日停止運營,車主后續服務將轉移至鄭州中原保時捷中心,這一消息引發當地市民與行業廣泛關注。
銷量腰斬與成本壓力成閉店主因
4月16日,保時捷中國向車主發送通知稱,洛陽保時捷中心因業務調整,將于4月30日停止運營。
該中心位于洛龍區太康東路與新伊大街交叉口,2015年11月開業,是豫西地區首家官方授權保時捷中心,總占地面積超1萬平方米,高峰時期曾承擔了整個豫西地區的保時捷銷量。
保時捷中國客服回應稱,洛陽車主后續保養、維修等服務可轉移至鄭州中原保時捷中心,官方小程序已上線服務轉移指引。針對未使用的延長保修、服務套餐等權益,車主可致電客服或通過線上渠道辦理。不過,部分車主對跨城服務便利性表示擔憂。洛陽市民王先生稱:“去鄭州單程近200公里,保養一次耗時大半天,未來可能考慮換車。”
“目前洛陽地區的保時捷用戶后期的保養服務只能來鄭州。”一位保時捷的工作人員表示,之前如果購買的是廠家官方的延保服務或其他保養服務產品,則可以在鄭州兩家保時捷中心繼續使用,“但如果是洛陽保時捷中心店面自己推出的相關延保或者保養服務產品,則只能跟原店面協商解決”。
洛陽保時捷中心作為豫西地區唯一門店,近年銷量持續低迷,最終因“業務調整”選擇閉店。一位接近該中心的消息人士透露,該門店月均銷量長期不足兩位數,疊加租金、人力等成本壓力,虧損已難支撐運營。而記者側面了解到,類似洛陽保時捷中心這樣的店面,一年的運營費用至少在3000萬元左右。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今年前三月的河南保險上牌量得知,3月份保時捷在河南全省銷售64臺,前三月共銷售200臺,同比下降39.4%,而洛陽保時捷中心更是出現了前3個月僅有4臺上牌的境況。
河南豪車消費降溫
新能源沖擊加劇
關店的原因是因為保時捷銷量的下滑,中國市場保時捷下滑尤為明顯,同比暴跌42%,三個月交付不過萬,僅為9471輛,比去年同期整整少了7000臺。
針對此事,知名汽車博主同時也是保時捷Taycan(參數丨圖片)車主的韓路稱其“(20)25年天崩開局”,同時他還直言:“嚇死人,按這速度,這品牌在中國危險了!”
保時捷在中國銷量下滑并非新鮮事,數據顯示,去年保時捷中國交付量僅為5.69萬輛,同比下降28%,繼2021年達到9.57萬輛的交付量頂峰后連續三年下跌。
河南市場曾是保時捷區域增長引擎,但2024年前11個月全省銷量僅1084輛,同比下滑超40%。一家保時捷中心銷售人員表示,為刺激銷量,Macan燃油版綜合優惠達15萬元,Taycan純電車型甚至降價30萬元促銷。即便如此,鄭州某門店單月銷量仍不足10輛,與2021年高峰期相比縮水超七成。
市民消費觀念轉變或成關鍵因素。多位受訪鄭州車主提到,國產新能源車型配置高、智能化強,且“價格透明無套路”。30歲的李女士直言:“保時捷選裝倒車影像要加2萬,國產車直接標配,年輕群體更看重性價比。”相比于保時捷的門庭冷落,剛剛結束的大河國際車展上,鴻蒙智行的展臺甚至要排隊才能參觀,預售價36.8萬元的M8更是訂單滿滿。
“現在我們身邊的朋友,選豪華車都是選國產的了。”從事電商生意的鄭先生說,當下年輕人眼里的豪華車,已經不再是保時捷之類的了。
傳統豪車品牌集體遇冷
保時捷的困境并非個例。奔馳、寶馬、奧迪(BBA)2024年在華銷量分別下滑12.9%、29.8%、19.6%,凈利潤同比縮水超三成。汽車營銷專家孫中鋒分析,國產新能源品牌通過“配置拉滿、直營降價”策略,正在瓦解傳統豪車的品牌溢價優勢。
保時捷中國此前宣布,計劃2026年年底前將全國經銷商從144家縮減至100家,重點保留一線城市網點。洛陽、唐山等三線城市的閉店正是這一戰略的縮影。
洛陽保時捷的關閉也并不突然,鄭州金水保時捷城市服務中心在2024年12月就已停止運營,關閉的原因同樣是因為“這家店房租太高,一直賠錢”。
保時捷在河南之前有三家保時捷中心,鄭州兩家、洛陽1家,洛陽保時捷中心關閉后,河南省內就只剩下鄭州的兩家保時捷中心。
專家指出,豪車品牌渠道收縮雖能短期降本,但可能進一步削弱區域市場影響力,形成“銷量下滑-閉店-品牌力下降”的惡性循環。
理性消費成趨勢
本土品牌認可度攀升
“閉店不意外,身邊朋友換車首選國產新能源。”鄭州車主趙先生表示,其2023年購買的保時捷Macan二手車貶值超20萬元,而同事購入的極氪001同期保值率超70%。社交媒體上,河南網友熱議稱:“國產車把豪車‘打回原形’”“閉店證明市場更成熟,不再盲目崇拜外資”。
不過,仍有部分消費者對保時捷品牌價值保持認同。鄭州某企業主劉女士認為,“百萬級豪車的社交屬性短期難被替代”,但她同時承認,若保時捷智能化轉型滯后,未來可能轉向國產高端車型。
廠商加速電動化轉型應對挑戰
“保時捷真正的問題在于,它活在自己的‘豪華跑車’世界里太久了,卻沒看到中國市場早已天翻地覆。 電動化、智能化、本土化,缺一不可,而保時捷三樣都差。”有曾經在保時捷用戶中心工作過的人士認為,目前保時捷的境況是因為它沒有什么新的產品,尤其是新能源產品,從而導致競爭力下降,被新勢力豪華品牌分食了太多客戶。
“現在客戶最關心的是車機系統是不是鴻蒙,能不能自動泊車,根本沒人問發動機參數和排量。”一位豪車銷售趙女士感嘆道,過去的銷售辦法已經逐漸失效,如今的保時捷在河南,除了打造網紅做直播以外,只剩下“談價格”了。
面對市場壓力,保時捷中國區總裁潘勵馳于2024年9月上任后,啟動渠道優化與新品投放計劃。保時捷預計,公司將在2025年年底前陸續推出新款Taycan、全新純電動Macan,以及新款911、911 GT3等產品,覆蓋內燃機、插電式混動、純電動等多種動力選擇,并在智能化方面提升。為更進一步推動電動化和智能化,保時捷也在加強本土化研發和落地。
但這些改變,也未必能應對問界M9、仰望U9、小米SU7 Ultra等車型用智能化體驗來重新定義豪華。保時捷中國區總裁潘勵馳也承認:"現在中國客戶的認知、偏好、消費習慣已經完全不同,且豐富多元。"
來 源: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祁驛 解元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