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子過得像合租
小寧性格活潑開朗,工作能力很強,長得也漂亮,結婚前被很多男生喜歡過。張峰長得帥氣,家里在當地繁華地段有好幾個鋪子,給他說媒的人的隊伍能排半條街。但他倆千挑萬選都沒有中意的,直到遇到彼此。
小寧喜歡張峰穩(wěn)重靠譜,張峰中意小寧率真開朗,兩人很快結了婚。
可誰知,因兩人性格都好強,婚后經常爭吵。比如,剛結婚時,張峰經常做好早餐叫小寧起床吃。但小寧是喜歡晚上工作的夜貓子,覺得與其吃早餐,不如多睡一會兒。所以,每次張峰叫她起床,她要么不理,要么煩躁地發(fā)脾氣。
而張峰覺得吃早餐很重要,非得每天叫她起來吃。看到小寧不領情的樣子,他非常生氣,要么跟她吵起來,要么發(fā)脾氣把早餐倒掉,甚至砸盤子。最后,張峰自己出去吃,小寧繼續(xù)睡。
又比如洗衣服這件事,剛開始,小寧會把兩個人的臟衣服一起洗,但是,她不喜歡晚上洗衣服,而早上要趕著去上班經常忘記洗,所以,總是未能及時洗衣服。但張峰受不了這一點,兩人因此經常吵架。現(xiàn)在,他們各自洗各自的衣服,就連曬衣服的位置都劃清了界限。
有了孩子以后,原以為能增進夫妻感情,實際上卻產生了更多沖突。誰管生活誰管學習、誰做家務誰陪玩兒,都會成為他們爭吵的起因。比如,兩個孩子吵架,小寧的處理方法是讓他們說清楚來龍去脈,再判斷對錯,讓做錯的一方認識到錯誤并向對方道歉。可結果往往是各有各的理,爭吵得更厲害,小寧根本無法判斷誰對誰錯。
而張峰聽到孩子們吵架就煩躁,根本不聽他們分辯,直接實施懲罰。因為他覺得這是停止爭吵最快的方式。小寧卻認為,張峰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總是干涉他處理孩子的事情,而她的方法好像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每次孩子吵架,往往都演變成了夫妻倆吵架。一件件小事、一次次爭吵中,他們的感情變淡,也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今年,孩子過生日許的愿望是“希望爸爸媽媽分開過,從此不再吵架”。夫妻倆忽然間意識到爭吵不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他們決定有所改變,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遇到事情還是容易爭吵,于是來到我的咨詢室。
02
不服輸惹來的禍
小寧和張峰的情況很常見:婚前覺得自己找對了人,婚后卻都認為伴侶變了,想方設法要改變對方。百般努力失敗后,就認為自己找錯了人,甚至覺得對方在戀愛時是偽裝的,欺騙了自己。
其實,并不是誰曾經偽裝或者后來變了,而是熱戀期放大了兩人的優(yōu)點,婚后柴米油鹽的生活暴露了兩人的缺點。此時,能夠有效溝通的夫妻,會彼此接納和包容,否則,就容易相互嫌棄,爭吵不斷。
我首先讓小寧和張峰認識到:一個人是無法改變另一個人的,除非對方主動想改變,從而引導他們放棄改變對方的想法,把精力聚焦在“我做點兒什么會讓事情變得更好”。然后,指導他們及時覺察和管理情緒,平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嘗試接納和尊重對方不同的想法。比如,生氣時主動告訴對方自己的情緒;想反駁對方時,提醒自己“尊重對方的不同想法”。
由于兩人都希望家庭走向和諧,因此日常相處方式漸漸有了變化。雖然遇到問題時,仍然會條件反射般想爭吵,但是能很快地自我覺察并主動中斷爭吵。比如孩子吵架,當張峰在懲罰他們時,小寧會忍住不去干涉,事后再跟他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張峰也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句話否定小寧的方法無效,而是嘗試不帶情緒地去處理孩子的問題。
漸漸地,小寧和張峰為小事爭吵的次數少了。不過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理智上知道要自我控制,遇到分歧時依然會有情緒。所以,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爆發(fā)一場激烈的爭吵。
鑒于此,我指導他們覺察自己的情緒。比如,有情緒的時候,在心里默數3秒,避免被情緒控制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然后回想剛才腦子里閃過了哪些想法而有了情緒。
這一點很有效。比如,洗衣服這件事,張峰覺察到自己生氣時,想到的是小寧做事沒有計劃,但小寧只是覺得洗衣服是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可以安排到后面。張峰意識到讓自己生氣的不是小寧,而是自己過于看重按計劃辦事的模式,是自己錯了。于是,他主動向小寧道歉。而小寧也開始理解張峰生氣的原因,之后每次不能及時洗衣服時,她會主動告訴張峰自己會在幾點之前完成。如果到時間還沒完成,請張峰提醒她。而張峰工作不忙時,也會主動去洗衣服。
當他們把各自的想法說出來,并聚焦于怎么更好地解決事情時,家里的氛圍不知不覺就變得和諧了。
不過,由于多年來夫妻倆日子過得像合租,因此,想重拾溫情并不容易。
03
相互間讓愛流動
一個周末下雨天,小寧準備做早餐。她先詢問張峰想吃什么,張峰想吃水餃,但是兩個孩子不愿意吃水餃。小寧去樓下買了早餐,但沒買張峰的,也沒叫他一起吃。張峰很生氣,抱怨自己在家里一點兒地位都沒有。小寧也來火了,自己天天忙完工作還照顧一家吃喝,他非但不體諒自己,還滿口抱怨,結果兩人大吵了一架。
小寧向我哭訴:“我都這么努力了,他怎么還這樣啊?”
張峰向我喊冤:“我都改了這么多,她怎么就看不見呢?”
其實,他們把日子過成這樣,是源自看不見彼此。
就拿這件事來說,以前小寧只管自己和孩子,根本不管張峰吃不吃,但現(xiàn)在她會去問他吃什么。這是一種關心,可惜張峰沒有看到這點。
而張峰覺得委屈,表明他非常渴望家庭的溫暖,但是小寧沒有看到這點,以為他又開始像以前那樣想吵架。
如果兩人看到伴侶行為背后的動機,就能更好地與對方共情,非但不會發(fā)生沖突,反而感到溫暖。
聽了我的分析以后,他們都笑了。小寧還特意跟張峰解釋說,自己之所以沒買他的早餐,是因為她覺得張峰想吃餃子。張峰也笑著說,自己當時如果撒個嬌,說一下自己也想吃他們的早餐,大家肯定會一起分享。
是的,看見伴侶的行為動機,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愛和溫暖就會流動了。
在我的引導下,小寧和張峰設定了家庭共同目標——一起創(chuàng)造美好的家庭時光,比如,一起做晚餐、學習、喝茶,等等。
現(xiàn)在,他們會彼此送小禮物,會一起開心地陪孩子過周末,會相約去看望雙方老人。小寧說,自己正在談一場遲到的戀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