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蕩漾映斜陽,水底環(huán)境暗藏章。沙石淺灘魚易聚,水草叢生餌更香。淤泥深處藏隱患,亂石堆中魚難藏。讀懂水底千般態(tài),鯽魚上鉤樂無疆。在野釣鯽魚時,兩個釣友的釣位相隔兩三米,其中一個人的窩子連竿,另一個的窩子一口都沒有。這是什么原因呢?實際上,就是水底環(huán)境的不同,導致鯽魚聚集在某個位置。下面,我來講下水底4個環(huán)境要素對野釣鯽魚的影響。
水底4個環(huán)境要素對野釣鯽魚的影響
一、水底的壓力。在水體中都有一定的水壓,水體越深,水體的壓強越大,水體越淺,水體的壓強越小。鯽魚所在的深度,會因季節(jié)、水溫、天氣等因素而變化。春季時,鯽魚會在較淺的水域活動,聚集在1到1.5米深的淺水區(qū);夏季和冬季,大鯽魚會聚集在較深的水域,水深一般在3到5米。秋季,大鯽魚所在水深通常在2到3米。
水底4個環(huán)境要素對野釣鯽魚的影響
二、水底的溫度。鯽魚最喜歡的水溫就是20℃,如果水底的溫度高于或低于20℃,那么鯽魚就會在水中尋找最接近這個溫度的位置。哪怕兩個相近一兩米的水底位置,水溫相差兩三度,鯽魚都能感知出來。比如,水底相近的兩個位置,一個位置的水溫是20℃,另一個位置的水溫是18℃,那么水溫20℃的位置就有鯽魚,而水溫18℃的位置就沒有鯽魚。
水底4個環(huán)境要素對野釣鯽魚的影響
三、水底溶氧量。鯽魚適宜的溶解氧濃度范圍是5~8毫克/升,在這個范圍內(nèi),鯽魚的攝食量和生長速度較為理想;當溶氧量降至2~3毫克/升時,鯽魚的攝食強度會顯著下降;氧量高于8毫克/升時,鯽魚的活力和攝食量并不會顯著提升。水底的溶解氧濃度,對鯽魚的影響比水溫還大,鯽魚往往會優(yōu)先躲在氧氣充足的位置。
水底4個環(huán)境要素對野釣鯽魚的影響
四、水底障礙物。鯽魚的膽子很小,而且是個體越大,膽子反而越小,警惕性越高。大鯽魚喜歡躲在水底障礙物較多的位置,既可以躲避其他魚類的攻擊,獲得較高的安全感,又有較多的食物可以攝取。秋冬季節(jié)釣鯽魚,主釣水草區(qū);春季和夏季主釣水草邊緣。
水底4個環(huán)境要素對野釣鯽魚的影響
綜上所述,水底4個環(huán)境要素對野釣鯽魚的影響。野釣鯽魚時,最好是先用酒米打窩誘魚,等發(fā)窩以后再釣。如果要提高窩料的誘魚、促食和留魚效果,可以添加穿云鯽、魚多巴和魚安素,效果顯著且穩(wěn)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