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德斌
自美國政府4月初開始揮舞關稅大棒后,已有多個國家在其巨大壓力下,提出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其中就包括韓國。美方已指定韓國為“優先談判國”,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或將于本周訪美,啟動韓美關稅調整談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稱,越早行動的國家獲益越多,“率先達成協議的一方往往能獲得最優條件”,然而從目前的形勢看,韓國被美國當成“最軟的柿子”針對的可能性很大。
首先,美國政府可能將當前的韓國局勢視為逼迫韓方讓步的“最佳時機”。在2017年3月韓國時任總統樸槿惠被正式罷免總統職務后,“特朗普1.0”時期的美國政府就成功迫使時任韓國代總統黃教安接受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要求。從這個角度看,韓國的“權力真空”恰恰是美國推進其戰略議程的機會。如今,特朗普政府又迎來了類似的時間窗口。
自2024年12月“緊急戒嚴事件”以來,韓國政局變化很多,韓國的政府權威和外交協調能力被削弱。盡管韓國憲法法院已于4月初正式宣布罷免尹錫悅總統職務,韓國政局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由于新一任韓國總統和新一屆韓國政府的產生仍需經過為期兩個月的大選,韓國的“權力真空期”仍將持續。美國領導人8日同韓代總統韓德洙通電話,敦促其盡快啟動談判,或許就是想要故伎重施,以“大棒加胡蘿卜”的方式,在大選結束之前迫使韓國政府盡快屈服。
面對美方的要求,韓德洙顯得非常配合,公開表示希望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這一態度或許同其個人政治考量有關。在與美國領導人的通話中,當對方詢問韓德洙是否真的要競選總統時,他回復稱“正在考慮”。此事一經公開,韓德洙迅速登上各類民調榜單,并躍居保守陣營支持率首位。無論韓德洙意圖如何,韓方主動配合美方節奏進行談判,已然暴露了其底氣不足的弱點。美方或將利用這一點提出更過分的要求,盡可能在短時間內攫取更多利益。
其次,韓國經濟可能成為美國在談判桌上的重要籌碼。韓國經濟高度依賴美國,尤其是在半導體、汽車和鋼鐵等關鍵產業。例如,2024年韓國對美出口總額達1278億美元,占其總出口的18.7%。其中,汽車出口達347億美元,汽車零部件出口82.2億美元,合計占對美出口1/3。這兩項商品目前在美國面臨高達25%的額外關稅。此外,自今年3月美國對進口鋼鐵產品征收關稅以來,韓國鋼鐵出口額已下降10%以上。若美國再宣布在半導體領域加征關稅,韓國經濟將更加艱難。
最后,安全防務方面依賴駐韓美軍,也可能成為美方迫使韓國讓步的條件。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曾表示要讓韓國每年支付100億美元的“保護費”,而在上周與日本代表進行的談判中,美方就提出了日本增加軍費開支的條件,充分展現了其將“保護費”與關稅問題捆綁、搞“一站式交易”的意圖。因此,不排除美方會將駐軍費用問題加入美韓談判的過程中去,并使用各種手段迫使韓國政府接受。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在已被美方列為談判對象的國家中,韓國顯得“最好拿捏”,但韓國方面似乎對此沒有更加清晰的認知。韓德洙與韓國外長趙兌烈公開表示,韓方正考慮將投資阿拉斯加LNG項目作為爭取關稅減免的“籌碼”,還打算借助在造船業的優勢爭取美方調整政策。一些韓國分析人士甚至認為,美國決定向中國船只征收港口??抠M,是韓國造船業發展的良機。這些決策和判斷顯然高估了韓國的實力,同時也對美方意圖有著嚴重的誤判。美國的真實目的并非互利合作,而是巧取豪奪,而韓方的所謂“籌碼”恰恰是美方急欲獲取的利益所在。退讓和妥協不會改善美韓之間的貿易關系,只會讓韓國企業和民眾的利益白白受損。
當前,在美國政府意欲通過關稅大棒讓各國接受其不平等貿易規則的情況下,各國應攜手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對單邊保護主義說不。韓國作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體之一,若因外部因素導致社會經濟形勢不穩,對于東亞地區以及世界經濟發展而言都是莫大的損失。加強與中國、日本、東盟、歐盟等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經貿合作,增強在關鍵領域的自主發展能力,以及探索避免政治動蕩的路徑,或許才是韓國應對美方霸道行徑的長遠選擇。(作者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副會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