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鄒志鵬 李志偉 陳一鳴
4月19日,美國多地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現政府加征關稅、大規模裁員等政策。圖為當天,人們在美國紐約街頭參加抗議活動。新華社記者 劉亞南攝
美國政府肆意濫用關稅手段,在全球范圍內制造巨大混亂和高度不確定性,破壞全球經濟秩序和發展態勢。多國媒體和各界人士紛紛批評美方揮舞“關稅大棒”是倒行逆施,美方將關稅視為訛詐工具、搞霸凌脅迫的伎倆不會得逞,反而將嚴重影響自身經濟,嚴重損害其在國際經濟政治領域的地位和信譽。多方人士呼吁,在世界經濟面臨挑戰的背景下,唯有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讓美國家庭和企業對未來不確定性感到無所適從”
美方濫施關稅措施招致美國國內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擔憂情緒在民眾中不斷蔓延。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與輿觀調查公司的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58%的受訪美國民眾表示反對美國關稅政策,53%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國會應該阻止或限制新關稅,58%的受訪者認為關稅政策導致食品雜貨價格上漲。4月19日,美國多地舉行抗議活動,首都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城市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現政府加征關稅、大規模裁員、驅逐移民等政策。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關稅政策將引發美國國內商品價格上漲、消費減少、企業裁員和經濟低迷等連鎖反應,其長期影響不容忽視。一些小企業主表示,關稅政策讓他們感到“壓力倍增”,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茶葉店主阿比蓋爾介紹,她家的茶葉主要從亞洲國家進口,其中大多數來自中國,“每一個都在加征關稅的名單上,產品漲價不可避免”。另一個咖啡店主羅伯托說,漲價是迫不得已,咖啡的利潤較低,如今面臨更高的關稅,他們已經承擔不起。在紐約經營一家小型設計公司超過30年的基謝萊夫斯卡說:“我們的經濟搖搖欲墜,關稅和很多其他經濟政策正在讓我們與世界疏遠。”
近日,美國多家小企業聯合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美政府,認為在沒有國會批準的情況下,政府無權宣布全面加征關稅措施,要求阻止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實施關稅措施。特里精密騎行服裝公司表示,今年企業已經為進口商品多支付2.5萬美元關稅,2026年企業預計將面臨120萬美元關稅成本,關稅重負讓企業難以生存。美國鋁業公司表示,該公司部分材料來自中國供應商,由于沒有合適的替代供應商,美關稅政策將使該公司的年度成本增加1000萬至1500萬美元。“即使所有閑置的冶煉產能都重新啟動,美國仍將面臨360萬噸缺口。”美國鋁業公司首席執行官奧普林格說。
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批評美政府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來制定關稅政策是“非法且史無前例的”。加州成為全美第一個就關稅問題起訴聯邦政府的州。紐森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的“非法關稅”擾亂了供應鏈,增加了加州和加州居民的成本,并給加州經濟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4月16日表示,調查數據和市場指標都顯示,短期通脹預期已顯著上升,受訪者普遍將矛頭指向關稅政策。美國經濟很可能會放緩,失業率或將上升,而隨著關稅政策逐步生效,通脹也可能上升。鮑威爾表示,供應鏈中斷這類問題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解決,可能使原本一次性的通脹沖擊演變為更持久的壓力。以汽車行業為例,其供應鏈很可能面臨“嚴重中斷”,且這一修復過程或將持續數年,進而延長通脹周期。
美國財政部前部長耶倫近日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表示,美政府關稅政策非常混亂,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這種局面“讓美國家庭和企業對未來不確定性感到無所適從,幾乎無法做出任何規劃”。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及核心金融資產安全性“信心流失”的態勢,令人“深感憂慮”。
“最嚴重的后果是各國對美國及美元霸權產生絕對的不信任”
比利時《回聲報》副總編輯塞爾日·夸德巴什日前撰文表示,美方反復無常的做法讓局勢充滿不確定性,讓歐洲企業家寧愿推遲投資計劃,消費者也因擔憂經濟衰退而擱置大額消費。“負面影響已初現端倪,最嚴重的后果是各國對美國及美元霸權產生絕對的不信任。歐洲迫切需要推動重建貿易秩序,抓住機遇扭轉局勢。”
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主管布熱斯基說,美國施行的關稅稅率“相當極端”,“這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意味著所有東西都將變得更貴”,將沖擊消費者和商業信心,政策不確定性正在阻礙人們購買新房子、新汽車和其他商品,影響投資者開設新工廠,并將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嚴重沖擊波。美國的許多貿易伙伴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與這個充滿最大不確定性的經濟體打交道。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澳方不會屈服于美國,將在與美國貿易爭端中捍衛澳大利亞的利益。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翰·奎金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當前的美國已經成為國際秩序的“攪局者”。澳大利亞需要擺脫與美國的同盟關系——正是由于長期被看作美國的“代理人”,澳大利亞與亞洲國家的關系才屢屢陷入困境。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表示,美國關稅政策除直接影響貿易活動外,還導致不確定性增加,對企業和家庭的信心造成沖擊,還可能對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產生負面影響。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對日本經濟造成下行壓力。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兼事務局局長泉川友樹認為,美政府試圖通過關稅政策迫使企業將生產線遷移到美國,以此提振美國制造業,這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經濟界人士最關心的是從哪里購買原料、在哪里生產最合理、如何在市場上獲得最佳利益,“美國這種不理智的關稅政策破壞了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穩定,也將反噬自身”。
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德西納警告說,美國發起的關稅攻勢將給非洲經濟體帶來“沖擊波”,47個非洲經濟體可能面臨更高關稅、貿易萎縮和償債成本攀升等風險。非盟委員會主席優素福表示,非洲必須加快推進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等關鍵框架建設,以創新和韌性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
“人們最終會看到一個不那么繁榮、不那么受尊重、越來越孤立的美國”
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前景嚴重惡化,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量預計將下降0.2%,降幅還可能擴大至1.5%。北美地區貨物貿易降幅尤為顯著,出口預計將下降12.6%。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表示,關稅政策持續的不確定性可能阻礙全球經濟增長,給世界尤其是最脆弱經濟體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她呼吁世貿組織成員推動構建公平競爭環境,簡化決策流程,作出相應調整以更好適應當前現實。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美國政府的行為越來越難以預測、反復無常,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其全球霸主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歐洲國家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已不再被視為其盟友,甚至不再被視為朋友。
南非全球南方新聞網首席執行官艾比·馬科表示,美政府無視國際經貿規則推行關稅霸凌政策,這不是全球商業正常的運作方式,“美國成了不可信賴的貿易伙伴,這將加速全球南方國家重塑與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系”。
巴西中國商貿文化發展合作協會會長埃斯特雷拉認為,美方揮舞“關稅大棒”搞霸凌脅迫不得人心、不會得逞。中國是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堅定維護者和“穩定器”,中方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各國創造了廣闊的合作機遇。“保護主義沒有出路,合作共贏是人心所向。各國應堅持對話、相互尊重,并致力于尋求平衡的解決方案,維護長期可持續的多邊貿易體系。”埃斯特雷拉說。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刊文稱,美政府顯然不了解全球經濟現在是一個多么復雜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產品是由來自多個國家的零部件組裝而成的。這場鬧劇將沖擊每一個美國人,令全球逐步喪失對美國的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最終會看到一個不那么繁榮、不那么受尊重、越來越孤立的美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1日 16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