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至今都讓人印象深刻,但殊不知,除了抗美援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身影也曾出現在中越邊境。
就在這一次援越的過程中,陳賡見到了越南人民對我國軍隊的歡迎和愛戴,甚至他還親切的給前來接待的三位女士起了美麗有趣的別稱。
那么,陳賡為什么會出現在援越的過程中呢?他又為什么給三位女士起這樣的別稱?
1、來自鄰國的求助
隨著1949年天安門城樓上那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正的獲得了新生,并在國際上有了姓名。
但在高興之余,建國之后的我們卻依舊面臨著內外交困,在內,部分地區仍存在一些反動派分子擾亂社會治安,在外,中朝邊境又面臨著隱隱約約的動亂。
終于,在1950年的十月,朝鮮戰爭爆發,毛主席深知,如果朝鮮淪陷,那么中國東北地區將岌岌可危,這對于新中國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深淵。
因此,在毛主席和眾多中央領導人的商議下,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了鴨綠江開啟了援朝的作戰任務。
雖然抗美援朝的任務十分艱巨且緊急,但這并不代表我國邊境的其他地區就安定如水。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的同時,一名來自越南的領導人來到了我國。
他叫胡志明,是被稱為“越南孫中山”的人,雖然他們的國家有軍隊可依,但面對當時的法國軍隊,沒有受過統一訓練的越軍還是難以招架。
因此,胡志明不得已來到了北京,求助我國的領導人,希望我國能夠派兵維護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穩定。
面對鄰國的求助,我國不可能坐以待斃,畢竟在當時的情況下,一旦鄰國被入侵,那些西方國家的爪牙就會立刻伸向新中國,這對于剛剛成立不久的國家來說無疑是危險的。
2、胡志明與中國
胡志明雖然在當時的越南有著極高的地位,但他卻依舊沒有信心能打贏法軍,所以只能求助于打敗過日本和美軍支持過的國民黨的中國。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與中國的諸多牽絆使他十分相信中國軍人,尤其是陳賡。
在胡志明的小時候,越南幾乎一直處于法國殖民者的剝削中,所以,從小的他就立下壯志,要讓越南人民從這些奴役中解放出來。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我國人民解放之前的狀態?這也是為什么他很相信中國軍人的原因。在胡志明長大以后,他就加入了法國共產黨,算是當時越南人民中第一批接受革命思想的人。
也是因為如此,他獲得了一個“越南的孫中山”的稱號,不過,有這樣的稱號的他卻并沒有很順利的革命生涯。
由于越南與中國國情的不一樣,胡志明曾帶著越南人民的希望來到中國,希望能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
在這里,他認識了毛主席、周總理和陳賡等一眾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并且,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他逐漸有了自己的革命意識,隨即就在1930年的香港成立了越南共產黨。
在之后的很多年間,胡志明都在和我黨人士進行接觸,并且和他們一起參加革命運動,在其中學到了很多革命知識,為推動越南共產黨的革命運動提供了思想和組織依靠。
而他與陳賡的舊交也讓他進入到了黃埔軍校之中,養成了一身的革命本領,對于他在越南的革命斗爭意義重大。
3、幽默的大將
同時,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舊交,在到達北京之后,胡志明首先就想到了找陳賡幫忙,之后的他得知毛主席不在國內,更是直接請求毛主席派陳賡前去越南進行軍事援助。
當時的毛主席正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在聽聞越南領導人前來求助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將援助的決定傳達給了國內眾位領導人。
當然,因為越南與中蘇兩國同屬社會主義陣營,毛主席也難免對蘇聯的領導人斯大林提出援助請求,只不過最終由于多種原因,只能讓中國先出兵援助越南。
起先,接到中央命令的陳賡也很疑惑,為什么會派自己去越南進行援助,但在他得知來求助的人是胡志明之后立刻就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
于是,在經過簡單而全面的準備之后,陳賡帶著中國人民志愿軍向越南進發。至于陳賡為什么會給那三名婦女起別稱,那還是得從越南人民接待中國人民軍隊開始說起。
那時候的陳賡帶著軍隊剛到越南境內,就碰見了前來為自己接風洗塵的胡志明,兩個人老友相見分為想念,不由得抱在一起,好一會才松開。
但松開之后,陳賡就面臨著一頓又一頓的接風宴,而接待他的就是胡志明帶來的三名女士。這三名女士各有特長,一會為陳賡準備美味佳肴,一會為他準備香甜水果,讓陳賡受寵若驚。
一開始陳賡還不習慣,但因為不好拒絕越南人民的好意就一直隨著他們的安排走,次數多了之后,他也實在是撐不住了。
這三位女士實在太熱情了,不僅給陳賡提供了許多好吃的,還親自為他煮咖啡,讓陳賡特別不好意思。
于是,在不斷的招待宴之后,他親切的稱呼這三位女士為檸檬小姐、菠蘿姑娘和咖啡大嫂,不得不說,陳賡的幽默就像是天生的一樣,在說出這些別稱之后,三位女士的臉都笑開了。
之后,在越南人民的熱烈歡迎之下,陳賡便更堅定了要贏得這次援越戰爭的勝利的決心,再加上他個人突出的領導指揮能力,越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順利的獲得了越南反法戰爭的勝利。
經過了這一次國外作戰,陳賡也對越南人民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雖然他們與我們身處不同的國度,但是反抗壓迫勢力的決心卻是一致的,而與那三位女士的相處也是他對越南人民熱情的具象化認識,直到晚年也記憶猶新。
參考資料:
陳賡——百度百科
胡志明——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