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福建省惠安縣黃塘鎮某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的山頂,可以看到曾經大片裸露的地塊已重披綠裝、生機盎然。這一直觀變化,離不開縣紀委監委對一起案件的查處和推動整治。
2024年6月,惠安縣紀委監委對縣自然資源局原二級主任科員連某某進行立案審查調查。經查,他利用審批權收受賄賂,對該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進度緩慢等問題視而不見。案件辦結后,縣紀委監委積極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推動職能部門立查立改,完善涉礦項目全過程監管制度。
自然資源領域屬于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行業統籌性、專業性強,涉及土地、礦產、林業、水資源等多個方面。“自然資源開發的領域特點和專業性使權力易集中于‘關鍵少數’手中,加之某些地區存在制度漏洞、權力運行監督不到位等情況,容易滋生權錢交易等腐敗問題。”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
梳理近年來查處的相關案件不難發現,自然資源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有的領導干部在審批環節違規操作謀利,為特定關系人或利益關聯方大開方便之門。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自然資源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姚某某獨攬審批監管權,多次違規干預插手自然資源工程項目招投標,為多名老板私下拍板“發包”項目,在項目審批、土地使用開發、登記辦理相關證件等方面提供幫助,收受好處。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自然資源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王鐵鋼利用審批監管權,通過暗中操作招投標等方式,在礦業審批、土地整理等方面幫助商人老板謀取利益,單獨或伙同親屬收受賄賂。
有的領導干部在監管過程中失職失責,與監管對象達成默契,縱容默許其實施違規違法行為,謀取不當利益。比如,饒河縣自然資源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賈某某收受某采石場老板賄賂,對其非法采礦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在其他部門檢查前向企業老板通風報信。江西省崇仁縣許坊鄉原黨委書記王某明知轄區內某礦業有限公司未取得采礦許可證,卻收受好處,對其長期非法采礦行為放任不管。
“自然資源領域審批需要關注資源是否合理利用,開發空間是否涉及自然保護地核心區或緩沖區,企業申報材料是否齊全、申報流程是否完備等,部分工作環節和事項存在一定自由裁量空間,少數領導干部便利用這種‘空間’謀私受賄。”平樂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
紀檢監察機關從嚴查處自然資源領域違紀違法問題,加強對關鍵環節、重點崗位的監督,推動排查化解風險隱患、健全相關監管制度,確保自然資源安全高效永續利用。
針對案發單位存在的“一把手”權力集中、監督制約機制存在漏洞等問題,平樂縣紀委監委督促縣自然資源局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內部監督、干部家風建設、權力運行等方面,建立健全“一把手”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等10項制度機制,系統梳理權責清單16條、負面清單27條。湘潭縣紀委監委全面起底自然資源領域問題線索,及時進行查處,做好類案分析,推動規范項目審批流程,嚴格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并對所有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實行全流程監督。
為了進一步規范自由裁量權,浙江省東陽市紀委監委推動職能部門自查自糾隱患點,對土地執法辦案流程、具體裁量基準、通用文書等內容進行細化規定,并選取典型案例作為參考指引。
惠安縣紀委監委深入剖析同類案件背后存在的“關鍵少數”缺乏有效監督、礦山修復項目日常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深化運用派駐機構與駐在單位黨組(黨委)專題會商制度,督促職能部門制定出臺涉礦規范性政策文件6項,推動建立廢棄礦山治理責任制、打擊非法盜采長效機制,督促研發惠安縣工程砂石全過程監管系統,利用大數據實現對涉礦項目全過程監管。
根據案件查處過程中發現的非法采礦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崇仁縣紀委監委推動整合鄉鎮自然資源所、綜合執法隊及村級網格員力量,劃定責任片區,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從拓寬巡查覆蓋面、提高巡查頻次入手,進一步提高發現違法開采問題的能力。同時,打破信息壁壘,完善線索雙向移交制度,要求鄉鎮發現違法線索后于24小時內上報縣級自然資源部門,同步抄送縣紀委監委備案,確保及時查處問題、整改漏洞。(記者 張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