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掀起一股“打野”熱潮,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在青龍湖濕地公園“打野”的視頻,當天他撿到兩種野生菌,還拿回家吃了。市民可以在青龍湖“打野”嗎?4月18日,園區管理方表示,不建議市民在青龍湖“打野”,有安全風險。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專家則鄭重提醒:沒有100%把握千萬別吃。
網友曬青龍湖“打野”成果
4月14日,一名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了在青龍湖“打野”的視頻。他從公園1期大門進入,過了大橋,進入一片樹林。沒多久,他在幾根枯木上找到不少菌子,自己判斷是漏斗菌和晶粒小鬼傘,于是拿回家吃了。
記者搜索發現,有很多人在網上曬出在青龍湖“打野”的經歷,大家的收獲包括野生菌、竹筍和各種野果,甚至有人制作了“青龍湖撿雞樅菌路線圖”。不過,也有不少網友在評論中提醒,青龍湖里有蛇,很危險;還有人表示不認識的菌子還是不要隨便撿來吃。
沒有100%把握千萬別吃
18日上午9點過,記者來到青龍湖,按照上述網友指示的路線,很快就找到他“打野”的地方,恰巧遇到兩名女生來挖竹筍。“能找到啥就要啥,目前啥都沒看到,我們準備換個地方。”她們說。
市民可以在青龍湖“打野”嗎?園區管理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園沒有明令禁止市民“打野”,不過從保護市民生命安全的角度出發,園方不建議大家這么做。
針對市民在青龍湖撿菌子的行為,記者采訪了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李小林,他的態度很明確:“你對菌子的品種、是否有毒如果沒有100%的把握,就千萬別吃。”
記者將上述市民撿到的兩種菌子的圖片發給李小林,他判斷其中一種屬于鬼傘類,在學術上食毒不明,不建議吃;另一種菌子,他單單通過圖片很難準確判斷是什么品種,更不建議食用。“大家撿著玩可以,但是不要吃。”他說。(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曹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