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和馬筱梅帶著一雙兒女回北京,時隔多年,孩子們終于在北京和奶奶張蘭團聚。
馬筱梅和汪小菲帶著孩子,一家人一起參觀北京麻六記總店。
露面的小玥兒已經長成了“翻版”大S,玥兒和箖箖看父親汪小菲的事業,正如小梅所說的,會帶孩子們在北京吃好吃的。
汪小菲站在玥兒身后,對女兒全程不離手,超級寵愛。箖箖站在父親的身邊,這時候的汪小菲一直微笑著,心情特別好。
當然最開心的還有張蘭,張蘭帶著孩子們忙前忙后,臉上一直掛著燦爛的笑容。
孫兒孫女看著自己和孩子的父親打下的江山,這一種幸福感不言而喻。
其實孩子們回北京,不僅僅只是和家人團聚這么簡單,更重要的還有以下幾點。
1:代表著孩子們正式與父親還有奶奶在一起生活,同時也代表著汪小菲新家庭的組成。
往后,孩子們將在內地和臺北兩地跑,以前的生活方式徹底改變。不再以徐家人為中心,兩岸變成了真正的一家親。
這一個“新家”,體現在自從大S離世之后,孩子們與父親的距離感正式消除。代表著父親在北京的這一個新家,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父親和奶奶都在北京,北京這一個家的分量將遠超臺北那個家庭。
臺北那邊的大家庭,倒也不是放棄了,只是孩子們最后的撫養權,肯定是要落到汪小菲的身上,所以汪小菲在北京的家,是孩子們永遠的根。
2:孩子們的到來,是奶奶張蘭有生之年終于實現的一個愿望。
大家還記得張蘭與大S進行較量時候的“對轟”場景嗎?
如果大S在世,張蘭不可能在北京與孩子們相見,孩子們更不可能到北京來。
但如今這一切,因為大S的突然離世而改變。孩子們還是回到了奶奶的身邊,張蘭也等于是“提前”與孩子們相聚。
昔日恩怨完全放下,煙消云散,孩子們幸福才是真的。
站在親情的角度來看,拋開一切恩怨情仇來聊,這樣子更加有利于孩子們未來的成長。
3:汪小菲將孩子們接回北京,馬筱梅這一個阿姨和后媽的角色已經相對穩定。尤其是對玥兒和箖箖來講,要知道小梅也是臺灣人,孩子們和她的距離感將再一次的拉近。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孩子們懂臺灣話,小梅就像是一個最親的人在身邊,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說臺灣腔,這一點對孩子們的教育與成長的親切感非常重要。
整個家庭在北京慢慢放大,接下來將變成一個大家庭,這樣真的有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祝福他們,希望大S看到了這一切,也正如她最后所希望的,照顧好孩子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