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業大變天,新一輪物業費降價潮全國蔓延:
前幾天,光谷知名豪宅旭輝千山凌云住宅物業費從3.8下降到3.16元,從2025年1月1日實施。
上海徐匯濱江豪宅御江廷項目,物業費從原價13.6元/㎡調整為10.5元/㎡。
不得不說,越來越多的豪宅也加入了將物業費的行列,就以武漢為例:
看看這15%-49%下降幅度還是挺大的。
前一段時間,重慶的風花樹小區把物業費從1.8降到1.3元/平/月等這輪降物業費的火再次燒起來了。
根據中物研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重慶、銀川、青島、武漢等城市已有超過100個小區實現了物業費下調,降費幅度在20%-35%之間。
但,僅降低物業費是目的嗎?在這背后指的物業大整治。
去年6月,重慶是直接規定了物業費的標準,中心城區電梯住宅物業費最高是1.9元/平/月,無電梯的最高是1.35元/平/月。
江蘇鎮江,對連續6個月以上的住宅物業費進行打折,最多繳70%。
鄭州近期就發出了一則文件《鄭州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對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侵占業主公共受益,老舊電梯更新不及時,超過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有意愿更換要積極配合等等。整治的項目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南陽成立街道物業糾紛調處中心,推進物業服務行業黨建全覆蓋,打造100個紅色物業小區示范,建立負面清單等等,維護業主的利益。
越來越多的城市整治物業,越來越多的小區加入物業費下降潮流。
野蠻生長的物業公司,以及服務規范不統一的物業服務,高額的物業費將會大變天!
2
強勢的物業公司已經成為過去式。
有些小區對物業下手,開始優勝劣汰,逐漸標準化。
這不,上??党?,一個住了大約4萬人的小區就打破了買房一陣子,物業一輩子的魔咒。
一個這么大的社區,換物業真的很不容易。
不過最終經過三步走,成功的換了物業,并且被各大官媒爭相報道。
如此龐大的社區都成功了,對物業公司來說真的是一個警醒。
畢竟更換物業并不是個例,這幾年在全國蔓延:
鄭州第一批豪宅小區中義阿卡迪亞,經歷了三年,把之前不作為的物業公司給換掉了。
還有金水的富邦銘邸二期,車庫漏水,清掃不到位等也換掉物業公司。
濟南泰悅赫府小區,換掉了中宸物業,萬科物業進駐。
合肥文一名門御府小區,安徽省文一智慧社區服務有限公司桃花鎮分公司被清退。
西安五湖名邸西區西安永綠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提供服務換成融創物業。
到底有多少?
根據克而瑞物管調研數據,2021-2024年,住宅物業換手率由1.7%持續提升至3.3%,凈增長1.6%,也就是每年大約有2萬個住宅小區更換物業公司。
為什么物業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
首先,樓市行情的影響。
干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物業作為房地產相關聯的一部分,買的時候,開發商已經簽訂,描述的天花亂墜。
但是真正到后期服務的時候,有些不能履行服務承諾,還通過強勢手段維持高收費。
在樓市上漲期,隨著房價數字的飆升,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產品,質量,物業都無所謂。
但是你瞅瞅這個新聞:
這個時刻,花在房產上的一絲一毫就顯得格外的顯眼!
其次,高額物業費確實為家庭帶來負擔。
這是2024年31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況:
再來看重點20城物業服務均價的一個情況:
深圳,北京,上海均價是比較高的,20個城市的均價是2.72元/平方米/月。
咱們按照100平來算,一年物業費固定支出3264元,對于一些中低收入者來說,壓力是很大。
然后,業主的維權意識和能力在提升。
在以往的過程中,換物業也比較麻煩,組織起來困難,并且可選擇不多。
現在大家集體抱團博弈的意愿比較強烈,比如重慶的一些小區就是因為業主聯名,武漢也是如此,業主抱團壓力進而降低了物業。
最后,物業公司開始卷,為了活著物業也學會了低頭。
截止到去年,全國物業管理相關企業注冊量達273.3萬家,同比增速高達168.8%。
但物業之間差距比較大:
華潤萬象生活凈利潤達到了36.29億元,而金茂服務只有3.725億,相差倍數肉眼可見。大的公司尚且如此,何況一些小公司,異常艱難。
2024年上半年,上市物企營收均值23.2億元,創近年來新低。
在新增減少的情況下,為了爭奪市場資源,有些物業公司帶資進場:
合肥飛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中標合肥大溪地小區,承諾無償帶資 600 萬用于小區品質提升,還可提供墊資 400 萬用于小區建設。成都、南京等一物業公司都開始承諾建設小區設施了。
此外,廣西柳州為了能夠拿下小區,推出0物業費模式,通過開發其他的商業服務來彌補。
未來,觀念轉變不大的物業公司將會淹沒在歷史的齒輪里。
3
房地產新開工面積減少,也就意味著物業需求減少,當行業競爭存量業務的時,卷只是開始,并不是上限。
這不,就連貝某殼也也盯上物業費。
前幾天,一家名為“貝好家”的物業管理公司成立,貝某殼100%投資控股。
現在不僅下場拿地,賣房,租房,就連物業也包含了。
去年來,貝好家就頻頻出現在土地市場,7月以后,在西安,成都,杭州,上海等城市中,半年就砸了25億,9月的時候,又在成都金融城3期刷新單價新地王。
自住開發項目已經定了,那么后期誰來服務?
顯然貝某殼借此機會投入令人詬病的物業行業,通過它的數字化和服務的優勢放大,進而涉足這個行業。
效果如何?不好說,但是市場需要鯰魚效應沖擊。
因為未來物業公司要想占據市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質量和價格的相符,要“討好”業主,讓業主有切身的體會,一改之前,服務擺爛,成本黑洞等狀態。
市場是一味良藥,這句話的含金量在上升!
就比如此刻的物業,我是沒想到能夠實現自由選擇的一天,動動給你發文件催繳費用的物業能夠低下頭。
不得不說,樓市陣痛期,物業,公攤,預售三大頑疾正在刮骨療傷。
你家的物業服務好嗎?物業費下降了嗎?評論區嘮嘮吧?。渍?/p>
本文源自:行業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