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開始,隨著西鎮、小港海關后等西部老城區大面積的拆遷,可謂是青島新一輪舊城大改造的開始,也由此拉開了未來將近20年的城改大幕。大幕之下,城市的命運、原住民的命運、樓市的命運,互相交織,奏響了一段高歌猛進的奏鳴曲。
20年間,青島飛速發展,從居住環境到城市面貌,伴隨我們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到20年的時間,其實并不遙遠,但瀏覽照片,我們卻可以看到巨大的時空差異。
城市攝影師馬志方先生,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將許多老青島曾經的記憶,定格在一張張照片中。
這些20年里的青島某些場景,你還記得當初是什么模樣嗎? 你可曾留意,這20年間,我們的身邊有了哪些改變嗎?
一張張照片,猶如一幅幅長長的畫卷,大氣磅礴。建議將手機橫過來欣賞,效果會更佳~
2 007年11月16日,前海建筑也在不經意間發生著變化, 太平路沿岸的棧橋兩側,作為城市的景觀大道,老青島人記憶里的“前海沿”,與上街里有著同樣重要的情懷。山東外貿大廈的頂部還有著“青島鋼鐵”的醒目廣告,而其身旁的 青島國風大酒店、青島海潤大廈、華聯商廈、老廣電大廈等建筑,是否會想到十多年后被陸續拆除的命運?
2008年8月26日,大廟山遠眺青島城市風貌,視野廣闊,老城區幾座漂亮的山頭公園清晰可見。從大港到科技街, 這張全景照片可以細微地去觀察所發生的變化。高樓大廈的不斷崛起,也意味著許多原始風貌的城市特色建筑的消失。
2007年8月13日,青島漁業公司, 海運職業學校、漁業醫院、荷澤路、莘縣路.....,都成為了歷史。 如今,這里新建小區高樓林立,新冠高架帶動了西部交通網絡的大發展,可惜的是,照片里所有的景物風貌均已消失,成為一種思鄉的回憶。
2008年8月26日,臺東公交車站 ,當年的11路、125、229等幾趟車的總站就在這里。 2008年6月,隨著人和路及周邊改造動遷工作的正式啟動,這一片建筑全部消失。 曾經繁華熙攘的人和路與郭口路,也已逐漸被人淡忘。
2008年8月11日,銀都花園至小麥島一帶,小麥島未改造前還是照片中的樣子。如今 被譽為“最美小島”的小麥島,如同青島的“海洋之心”,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20年城鄉巨變,讓島城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伴隨著新時代前進的節奏,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無論是面貌、環境、品質,都呈現出華麗轉變。城區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從桑田與荒蕪,走向高樓和繁茂,20年間,青島巨變!
明日請繼續欣賞《跟隨鏡頭看20年青島巨變,照片值得珍藏》(下篇)
本組照片提供者:馬志方
1970年生人,從事過遠洋船舶業務,喜歡攝影、旅行、地理、歷史文化等。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