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蠶豆,讓人心動。但在這口青翠鮮甜背后,也暗藏極易被忽視的食用誤區。在此,普陀區中心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高菲副主任醫師,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科學享用這份時令美味~
圖片來源:攝圖網
蠶豆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其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又富含植物蛋白以及鈣質,能調節免疫功能。
蠶豆的磷脂和膽堿成分,具有輔助健腦益智、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蠶豆雖好,不建議過量吃
因其含有草酸,過量吃會影響鈣的吸收,易導致結石等問題,也會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癥狀。
建議成年人每天吃50-100克(帶殼重量)的蠶豆即可。
蠶豆含豆類毒素,尤其是未成熟的蠶豆含量更高。
一般來說,如果大量吃,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痛,甚至可能造成黃疸、貧血等。
新鮮蠶豆直接下鍋爆炒,不易完全熟透,可能導致巢菜堿苷過量,建議烹飪前務必焯水至少3分鐘,可去除80%以上毒素。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
蠶豆嘌呤含量較高,吃后可能增加尿酸生成,痛風患者需控制攝入量,避免誘發或加重癥狀。
蠶豆中膳食纖維和低聚糖較多,不易消化,可能加重腸胃負擔,引起不適,腸胃功能弱者也應少吃。
還有一類人絕對不能吃蠶豆,即蠶豆病患者,吃后可能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甚至危及生命。
更多閱讀?
投稿提示
歡迎本市衛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關科普文章與視頻等經所在科主任審閱后,投稿至單位宣傳部門,經宣傳部門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圖及配圖來源:攝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