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凝膠用于傷口愈合
水凝膠作為一種新型傷口敷料材料備受關注。傷口愈合過程常因疼痛、氧化應激和持續炎癥而受阻,其中傷口處過量ROS和細菌感染不僅加劇氧化應激反應,還會引發反復炎癥,甚至導致嚴重組織損傷,因此亟需開發兼具抗氧化和抗菌能力的水凝膠傷口敷料以促進傷口愈合。
鑒于此,煙臺大學藥學院任春光團隊設計并構建了一系列以藻藍蛋白和明膠為主要基質的抗氧化和抗菌功能的自愈水凝膠傷口敷料,該水凝膠同時具有止痛功效,采用FT-IR、拉曼光譜、 SEM、應力-應變、抗氧化和抗菌等方法系統考察了水凝膠的理化性能及其作為傷口敷料的應用,該水凝膠顯示出優異的機械性能、抗菌和抗氧化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通過降低炎癥因子的表達、促進膠原蛋白沉積和血管生成在體內有效促進傷口愈合,在傷口愈合領域顯示出潛在的應用前景,為開發多功能蛋白質基水凝膠傷口敷料提供一種新思路。
圖1:PRG水凝膠對全層皮膚缺損大鼠傷口模型的體內評價示意圖。
圖2:水凝膠的抗菌特性。(A)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抑菌圈。(B)平板計數圖像。(C-D)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菌落形成單位數量和細菌殺滅率。(E-F)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電導率和420 nm處的光密度值。(G)PRG 水凝膠的抗菌機制示意圖。
圖 3.(A)全層皮膚缺損大鼠傷口模型的開發和組織收集的示意圖。(B-C)第0、3、7和10天時傷口的代表性照片和傷口愈合率。
相關成果以“Phycocyanin-based multifunctional hydrogel with self-healing, hemostatic, antioxidativ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or wound healing”為題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二區TOP,IF=7.7)。煙臺大學藥學院2021級本科生孟志豪為第一作者,煙臺大學藥學院教師任春光、劉群以及沈陽藥科大學包雪飛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以上研究得到了煙臺大學博士啟動基金的資助。
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3254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