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
建安十四年,劉備取荊南四郡,關羽主動請纓攻長沙。諸葛亮再三叮囑:“黃忠雖老,不可輕敵。”關羽卻大笑:“帶五百校刀手足矣!”
言下之意:區區老卒,不足掛齒!
兩軍陣前,黃忠拍馬迎戰。關羽青龍刀橫掃千軍,黃忠鳳嘴刀硬接百招。鏖戰一日,不分勝負。
回營后關羽嘴上夸贊“名不虛傳”,轉身卻冷笑:“明日用拖刀計,必斬此老卒!”
猛將交鋒,招式易擋,心氣難平。關羽的輕蔑,早在這場單挑中埋下伏筆——他容不得一個“老兵”與自己齊名。
五虎上將風波起,關羽怒掀職場暗戰
漢中之戰后,劉備封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消息傳到荊州,關羽拍案暴怒:“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論資歷,黃忠是降將;論年紀,他已年過六旬。但若論戰功——入川破敵、巧奪天蕩山、定軍斬夏侯淵——黃忠哪一項遜色?關羽卻獨獨對他發難,甚至拒接印綬。
費詩奉命勸解,一語點破玄機:“將軍與主公乃兄弟,黃忠不過打工的,何必計較?”
言外之意:你是股東,他是員工,地位豈能等同?關羽聞言,這才勉為其難接印。
黃忠拼命自證,關羽越看越慌
黃忠并非不知關羽的偏見。長沙之戰后,他憋著一口氣:你說我老?我偏要證明老將能打!
第一次打臉:魏延質疑黃忠年老,黃忠單騎救場,十回合擊退泠苞,反手救了魏延一命。
第二次打臉:趙云懷疑他斗不過張郃,黃忠提刀上陣,殺得張郃丟盔棄甲。
第三次封神:定軍山下,黃忠一刀劈碎夏侯淵頭顱,漢中大局就此逆轉!
這一連串戰績,讓劉備陣營再無人敢小覷黃忠。唯獨關羽冷眼旁觀,心中暗潮翻涌——這老卒升得太快,遲早威脅我的地位!
職場暗戰真相:忌憚才是根源
表面看,關羽的傲慢源于“年齡歧視”。但細究演義,真相遠非如此簡單。
黃忠投劉備時,關羽已是元老級人物。
短短數年,黃忠從降將一路飆至五虎上將,地位直逼關、張。更可怕的是,黃忠的功績全是硬仗打出來的:斬夏侯淵這等大功,連關羽都未曾立過!
猛將的危機感,往往藏在同僚的晉升里。關羽可以接受張飛、趙云與自己并列,因為他們資歷深、關系近;但黃忠的崛起,卻讓他看到“外來戶”后來者居上的威脅。
之前關羽要入川跟馬超比試,諸葛亮一封信,點明其絕倫超群,關羽就笑納而熄滅了入川打算。
很顯然,關羽要的,就是獨一無二的超然地位,并且是被有話語權之人認定的地位。
結語
黃忠起初不明白,為何自己越拼命,關羽越冷漠。
直到定軍山戰后,他才隱約察覺:不是自己不夠強,而是強到讓關羽忌憚了。
同僚的忌憚,有時比敵人的刀劍更傷人。關羽的傲慢,藏著對“地位不穩”的恐懼;而黃忠的悲劇,在于他永遠成不了劉備的“自己人”。
這一場暗戰沒有贏家。
關羽守著虛名,黃忠掙得實功,到頭來,一個敗走麥城,一個中箭身亡。說到底,關羽不待見黃忠,只因“忌憚”兩字!
奈何黃忠人生最后一戰,竟是欲擊殺潘璋,替關羽報仇!真是造化弄人!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如果你是黃忠,會如何化解關羽的敵意?
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友善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